风尘澒洞失斯人,旧宅凄凉问水滨。
岩畔好山莺择木,池南古柳燕争春。
书传未信中郎绝,金散宁辞郭解贫。
寂寂孤坟三尺草,萧萧落日一沾巾。

诗句原文与翻译:

  1. 风尘澒洞:形容环境恶劣,如同风尘覆盖,人难以立足。

  2. 失斯人:失去某人,表达对朋友或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悲痛。

  3. 旧宅凄凉:指故居已变得荒凉而冷清。

  4. 问水滨:向水的一边询问,暗示着对故乡的怀念或对过往生活的回望。

  5. 岩畔好山:在山边的岩石旁,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6. 莺择木:指美丽的黄莺选择最合适的地方栖息。

  7. 燕争春:燕子在春天里争夺栖息的地方,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竞争。

  8. 书传未信:虽然书籍上记载着中郎的故事,但并未相信其真实。

  9. 金散宁辞:金钱虽多,也不足以换取郭解的廉洁。

  10. 萧萧落日:形容夕阳西下的景象,给人以凄凉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风尘澒洞”开篇,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表达了诗人面对故人故居时的心情。通过“旧宅凄凉问水滨”,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的失落。接着,“岩畔好山莺择木”与“池南古柳燕争春”两句,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与生命力,与前文的萧条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书传未信中郎绝”,则表达了对史书记载的怀疑,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真实性的思考。最后,“寂寂孤坟三尺草,萧萧落日一沾巾”一句,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哀伤推向了高潮,孤独与凄凉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刘崧的《题故人郭隐君筱坑故居因吊新坟有作》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诗人展现了自己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更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变迁的感慨。通过对其语言风格、意象运用和主题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深远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