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壁图龙势最雄,气连西壁雨云通。
葛陂一杖无人识,双剑飞来野寺中。
诗句解读
- “余忧愤中戏作墨龙于报恩寺之西壁明日余兄子中复图于东壁有高视阔步之意”
- 关键词: “余忧愤中”、“戏作”、“墨龙”
-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场景,其中诗人因为某种忧虑和愤怒而创作了一幅墨龙画。在报恩寺的西壁,第二天他的儿子重新画了这幅作品,并且表现出了一种高视阔步的态度。
- 注释: 这里的“忧愤”可能指代诗人内心的矛盾或不安定的情绪。
- 赏析: 通过这种艺术创作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以及他希望儿子能够超越自己,展现出更大的抱负。
- “东壁图龙势最雄,气连西壁雨云通”
- 关键词: “东壁图龙”、“势最雄”、“气连西壁”
- 这句诗描述了东壁上的墨龙画最为雄伟,其气势与西边的墙壁上的景象相连,仿佛形成了一种连绵不断的感觉。
- 注释: “势最雄”意味着墨龙的气势非常强大,而“气连西壁”则形容墨龙与西边墙壁的景色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连续性。
- 赏析: 这一句强调了画作的力量和影响力,以及它如何与周围环境产生互动,增强了整个画面的深度和广度。
- “葛陂一杖无人识,双剑飞来野寺中”
- 关键词: “葛陂”、“一杖”、“无人识”、“双剑飞来”、“野寺中”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画面:在葛陂这个地方,诗人用一根棍子作为武器,没有人能认出它。然后,当这两根象征性的武器从天空中飞下来时,它们落在了一座野寺之中。
- 注释: “葛陂”是一个地方的名字,而“一杖”指的是一根棍子;“无人识”表示这根棍子看起来平凡无奇,以至于人们认不出它的真正含义;“双剑飞来”则是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这些棍子像两把剑一样从天而降;最后,“野寺中”是指这座寺庙位于郊外,没有受到太多人为的干扰。
- 赏析: 这个结尾部分充满了想象力和夸张的艺术手法,使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和有趣。它不仅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还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自由的精神。
译文
东壁画龙气势最雄,气连西壁雨云通。
葛陂一杖无人识,双剑飞来野寺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充满力量和动感的画面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理想。从“东壁图龙势最雄,气连西壁雨云通”开始,诗人就展现了一幅充满力量与美感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墨龙的强大气势和与环境的完美融合。接着通过“葛陂一杖无人识,双剑飞来野寺中”,诗人将这种力量具象化为实际可感的物体,使得整首诗更具象化和动态感。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幅画作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由的向往,希望他能像那两根飞来的剑一样,突破束缚,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