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凋伤赤岸枫,寒江月落雁呼风。
谁知茅屋荒山夜,亦有长吟抱膝翁。
玉露凋伤赤岸枫,寒江月落雁呼风。
谁知茅屋荒山夜,亦有长吟抱膝翁。
诗句释义
- “玉露凋伤赤岸枫”:描述秋季的霜降,给赤岸(可能是地名或特定的地貌)枫树带来了损伤。
- “寒江月落雁呼风”: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月夜,大雁在寒风中飞翔的场景。
- “谁知茅屋荒山夜”:表达了对一个荒凉山居夜晚景象的惊讶和好奇。
- “亦有长吟抱膝翁”:描述了一位老者在茅屋中长吟,显得颇为孤寂。
译文
玉露降临,枫叶凋零,赤岸上的枫树承受着秋寒的侵袭。月光下,一队大雁在寒风中振翅高飞。在这荒废的山间茅屋中,有一个老人在静谧的夜晚独自长吟。
赏析
诗的开篇就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深秋的景色,用“玉露凋伤”来形容秋天的气息,而“赤岸枫”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片土地的颜色和风貌。紧接着,“寒江月落雁呼风”不仅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气氛,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与坚韧并存的情感。这两句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凄清的景致之中。
诗人通过“谁知”一词,引出了对于那个荒山茅屋中的夜晚的好奇。这种对比使得读者不禁思考起这个场景背后可能隐藏的故事或情感。而最后一句“亦有长吟抱膝翁”,则以一种几乎是哲学式的沉思,表达了对人生、岁月以及自然更迭的深刻感悟。这不仅仅是对一个特定场景的描述,更是对生命和存在本质的探讨。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它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类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