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下马日平低,苇席蓬窗壁乍泥。
寒夜老翁看客惯,青钱问酒过村西。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情景的诗。“柴门下马日平低”一句,写出了村店主人热情接待的情景。“壁乍泥”是说墙上的泥瓦还没有干透,说明天气很冷。“夜宿逯家店”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寒冷的夜里投宿于逯家店,感到十分舒适。“寒夜老翁看客惯”,写出了村中老人对来客非常熟悉,并知道如何款待他们。“青钱问酒过村西”,写出了诗人与村中老人喝酒聊天的愉快情景。
【答案】
译文:柴门下马日平低。苇席蓬窗壁乍泥。寒夜老翁看客惯,青钱问酒过村西。注释:柴门、苇席、蓬窗:指简陋的房舍。乍:刚刚。青钱:铜钱,这里泛指钱财。过村西:经过村落西面。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寒天夜归的老人和一位投宿于此的客人相熟的情景。开头两句写村店之简朴,用“柴门”“下马”“壁乍泥”等词,渲染出村店的贫寒。三、四句写老人见客人来访,十分高兴,殷勤招呼客人进屋,并请客人到村边去饮酒。最后二句写诗人同老人欢饮畅谈,尽兴而归。全诗语言质朴自然,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情趣,是农村题材诗歌中的佳作。《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泊,美人更漏一千里。月流天尽头,星沉水底里。
云白际清秋,风飘两袖寒。
寄情山水间,长歌当哭泣。
赏析:此诗是作者游览牛渚山时所作。诗人以牛渚为题,意在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首句“牛渚西江夜泊”,点明游踪;次句“美人更漏一千里”,写夜深人静时听到远处传来的女子歌声;第三句“月流天尽头”,写月光如水,洒满夜空,银河如带,横贯天穹;第四句“星沉水底里”,写星星隐入水中,天已微明;第五句“云白际清秋”,写天空澄洁明净,秋色浓丽;第六句“风飘两袖寒”,写微风拂动衣衫,使身上觉得有些凉意。这几句把诗人的感受和牛渚的景色融而为一,构成一幅动人的画图。末二句“寄情山水间,长歌当哭泣”,“寄情山水”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不平;“长歌当哭泣”,表明他虽身处逆境,但却豪情满怀,壮志不减当年,决心要像古人一样发奋读书,报效国家,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此二句既是诗人对牛渚夜景的回应,又进一步表达了他的思想感情。
【参考译文】
夜晚投宿在牛渚的旅店,牛渚西面长江边停船。
牛渚山下的草屋简陋低矮,苇席搭成的窗户尚未干透。
寒冷的夜晚老翁见我这样年高体弱的人,习惯来看我的客人,便让我进屋坐坐。
青钱买酒请我到村西边的酒坊去喝几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