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林何逶迤,下荫清溪流。
芳苕戴坠露,黄鸟复鸣秋。
远色正苍苍,众木一何稠。
星垂水面白,云落岩口幽。
思得良友晤,可以泛方舟。
【注释】
长林:高大的树林。逶迤:延伸。下荫:树荫下。清溪流:小河。戴坠露:沾上露珠。黄鸟:黄色的小鸟。复鸣秋: 又唱起秋天的歌。远色:远处的颜色,指秋天的色彩。正苍苍:正显青苍之色。众木:众多的树木。何:多么。稠:茂密。星垂:星星倒映在水面上。云落:云彩落在山峰口。幽:深邃。
【译文】
高大的树林多么伸展,树荫下清凉的小河水流淌。
黄色小鸟又唱起秋天的歌,远方的色彩正显青苍之色,众多树木多么茂盛。
繁星倒映在水中,云雾落在山峰口,多么幽静啊!
想得到好朋友一起交谈,可以泛舟出游。
【赏析】
这首五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徐南卿、邹致和的怀念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相别后的思念之情。
首句“长林何逶迤”,描写了一片郁郁葱葱、延绵不断、一望无际的树林,给人一种宽广深远的感觉。这一句既写出了树林的气势,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心情。第二句“下荫清溪流”则进一步描绘了树林的荫凉之处,以及那清澈见底的小溪流。这里的“清溪”二字,不仅点明了地点,更给人以宁静、清新之感。
接下来三句“芳苕戴坠露,黄鸟复鸣秋”,则是以花鸟来渲染氛围,营造了一种秋高气爽、万物萧瑟的景象。这里的“芳苕”指的是兰花,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而“黄鸟”则是指黄莺,代表着春天的气息。两句诗通过花鸟的动静来表现季节的变化,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最后两句“远色正苍苍,众木一何稠”则是通过对色彩和形态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秋天景色的丰富多姿。这里的“正苍苍”形容远处的颜色,给人一种深远莫测的感觉;而“众木”则是指众多的树木,它们密集地生长在一起,形成了一片茂密的森林。
尾联“思得良友晤,可以泛方舟”则是表达了作者渴望与友人相聚的愿望。这里所说的“泛方舟”,既可以理解为泛舟出游,也可以理解为泛指结交知己朋友。这句诗不仅抒发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