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禀栖遁性,雅怀在丘樊。
三十谢城市,高歌返田园。
田园非有馀,衣食固其源。
投笔且依仁,掩扉聊避喧。
具餐适丰俭,酌酒任清浑。
力微愿不奢,志惬情自敦。
所嗟茆茨下,老母抱弱孙。
暮年餍藜藿,俯仰终寒温。
贱贫非有馀,至乐谅斯存。
谁能腼面颜,日枉豪盛门。

诗句

  • 夙禀栖遁性,雅怀在丘樊:我从小就有隐居山林的习性,高雅的情感寄托于山丘和田野。
  • 三十谢城市,高歌返田园:三十岁时告别喧闹的城市,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
  • 田园非有馀,衣食固其源:田园虽小,但足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这是生活的来源。
  • 投笔且依仁,掩扉聊避喧:放下手中的笔,效仿古人的行为,关闭门扉,以避开世俗的喧嚣。
  • 具餐适丰俭,酌酒任清浑:准备饭菜适合各种人的饮食,饮酒随意选择清酒或浊酒。
  • 力微愿不奢,志惬情自敦:力量微小但愿望不奢华,内心满足情感自然深厚。
  • 所嗟茆茨下,老母抱弱孙:遗憾的是,简陋的茅屋之下,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孙子需要照顾。
  • 暮年餍藜藿,俯仰终寒温:晚年吃着藜藿,无论抬头还是低头,都感受到寒冷与温暖。
  • 贱贫非有馀,至乐谅斯存:虽身处贫困之中,但内心的快乐是存在的,因为知足常乐。
  • 谁能腼面颜,日枉豪盛门:谁能忍受面对富贵人家而保持自己的脸面,每天出入于豪华的门庭。

译文

我从小习惯了隐居山林,我的志向一直寄托于山间的小丘和田间的野地。
到了三十岁,我决定离开嘈杂的城市,回到那宁静的田园生活中去。
虽然田园不大,却足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这是我生存的基础。
放下笔杆,我开始模仿古人的生活方式,关闭门扉,避开了世俗的喧嚣。
我准备了适合不同人口味的食物,无论是清淡还是浓郁的酒,我都愿意享用。
尽管我的力量很微薄,但我的愿望并不奢华,内心因此感到满足和充实。
我深感遗憾的是,在简陋的住所中,我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孙子需要我的照顾。
当我步入老年时,我会饱食藜藿这种粗茶淡饭,无论何时抬头还是低头,我都能感受到寒冷和温暖的交替。
即使我处在贫困之中,但我内心的快乐是存在的,因为我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
谁会忍受在富贵人家面前失去尊严,每天都要出入于那些华丽的门庭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一种反思和总结,通过描写自己在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变化,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的“栖遁性”、“栖逸情怀”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人通过对比城市生活的喧嚣与田园生活的宁静,展现了自己内心对简朴生活的渴望。此外,诗歌还通过对饮食、饮酒等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简单幸福的追求。最后,诗中的“贱贫非有馀,至乐谅斯存”,则体现了诗人对物质贫乏但心灵充实的生活态度的赞美。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