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出南门,客行苦踌躇。
前有血流地,暴尸临路衢。
借问守关兵,云是妖贼徒。
往者东西乡,啸聚如群狙。
跳梁恃山谷,根结未易锄。
潜行巧阚伺,动与鬼蜮俱。
官中急召募,捣穴将扫除。
往往禽捕之,束缚来献俘。
械系置庭下,诘问非枉诬。
每戮三审之,仁哉贤大夫。
岂不愤彼逆,终然恻其愚。
先时获游谍,揭竿枭首颅。
州人食其肉,刌剔无完肤。
嘉禾化稂莠,红紫竟乱朱。
下为人所忍,上干天所诛。
吾闻圣人教,伐恶仁之符。
一奸伏刀踬,万姓安其居。
官军北来近,此辈沟壑馀。
行者勿怆恻,黾勉慎所趋。
这是一首五言诗,描述了作者在送客出南门时所看到的景象和感受。下面是逐句翻译及注释:
- 出南门,送客出南门,客行苦踌躇:离开南门,送走客人,心中犹豫不决。
- 前有血流地,暴尸临路衢:前方有血迹,尸体倒在路中央。
- 借问守关兵,云是妖贼徒:向守关的士兵打听,这些人是妖怪或土匪。
- 往者东西乡,啸聚如群狙:以前他们从东到西集结在一起,就像一群猴子一样。
- 跳梁恃山谷,根结未易锄:他们依靠山林,难以铲除。
- 潜行巧阚伺,动与鬼蜮俱:他们悄悄行动,善于隐蔽,与鬼蜮一样狡猾。
- 官中急召募,捣穴将扫除:官府急忙招募士兵,准备清除这些盗贼。
- 往往禽捕之,束缚来献俘:常常捕捉并捆绑他们来献给官府。
- 械系置庭下,诘问非枉诬:将他们捆绑后放在庭院下,询问是否是冤枉的。
- 每戮三审之,仁哉贤大夫:每次处决他们都经过三审,真是仁爱的贤大夫。
- 岂不愤彼逆,终然恻其愚:难道不为他们感到愤怒吗?终究还是怜悯他们的愚昧。
- 先时获游谍,揭竿枭首颅:早些时候抓获了一些间谍,揭竿斩首。
- 州人食其肉,刌剔无完肤:当地人吃他们的肉,连皮肤都不剩。
- 嘉禾化稂莠,红紫竟乱朱:好的庄稼变成了杂草,红色紫色的混杂一起,破坏了庄稼的颜色。
- 下为人所忍,上干天所诛:下面被人们忍受,但上面却触犯了天理。
- 吾闻圣人教,伐恶仁之符:我听说圣人教导,讨伐邪恶就是仁爱的象征。
- 一奸伏刀踬,万姓安其居:一个奸邪的人被刀杀,百姓得以安居。
- 官军北来近,此辈沟壑馀:官府的军队北来接近他们,这些盗贼已经无处可逃。
- 行者勿怆恻,黾勉慎所趋:过路人不要悲伤,努力谨慎地前进吧。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的主角是在送客出南门时,目击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见证了许多无辜的人被杀害的情景。虽然作者对这场战斗表示愤怒和不平,但他更多的是从道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为讨伐邪恶就是仁爱的象征。这种观念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强调以德治国,反对暴力冲突。整首诗通过对战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