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北岩山,上轶雨与云。
下有蕙与兰,芃芃扬秋芬。
君子在远道,怀思极忧勤。
眷言感时泽,亦复伤暌分。
念兹恺惠性,化者将同薰。
由来金玉姿,不如萧艾群。
逝将媲贞美,庶以怡朝曛。
【注释】:
峨峨北岩山(峨峨,高峻的样子。):高大的岩石山峰。
轶(yì):超越,越过。
下有蕙与兰:下面长着蕙草和兰花。蕙、兰,这里指香草。
芃芃扬秋芬:草木茂盛,散发着秋天的香气。
君子在远道:意谓有德之人身居远方。君子,这里泛指有德行的人。
怀思极忧勤:怀念之情深沉而忧虑不已。
眷言感时泽:眷恋地思念着恩泽。眷恋,牵挂。
亦复伤暌分:又感到被分隔的痛苦。
念兹恺惠性:想念那仁慈善良的天性。
化者将同薰:如同被熏染一样,受到熏陶。化,影响。
金玉姿(qínyù): 比喻人品高尚、才能出众。
萧艾群:比喻庸俗的人。
逝将媲贞美:要与贞淑美好的人相比拟。逝,动词,将要。
庶以怡朝曛(fú):希望以此使清晨的阳光更加美好。
【赏析】:
此诗作于熙宁元年(1068年)九月,作者任泗州通判,由泗州赴宿州,途经滁阳,写下了《和鹏举赴滁阳道中述怀见寄二首》诗,是组诗的第一篇。
“峨峨北岩山,上轶雨与云。”诗人站在滁阳北岩山脚下,放眼望去,只见一座座山峰耸立云霄,云雾缭绕,如雨如云。诗人以“峨峨”形容北岩山高耸入云,气势磅礴,“轶”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云雾缭绕、飘渺不定的景象。
“下有蕙有兰,芃芃扬秋芬。”诗人继续仰望山顶,发现山下生长着茂盛的蕙草和兰花,它们散发出浓郁的芬芳,让人陶醉其中。
“君子在远道,怀思极忧勤。”诗人感慨地想到,有德之人身居远方,心中充满了思念和忧虑。他们为了追求理想,不惜长途跋涉,历经艰辛。
“眷言感时泽,亦复伤暌分。”“眷言”意为眷恋,思念;“感时泽”指感激朝廷对自己的恩泽;“亦复伤暌分”则是说虽然得到了恩泽,但却因为被分隔两地而感到痛苦。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和自己之间关系的复杂感受。
“念兹恺惠性,化者将同薰。”诗人感叹自己拥有善良美好的品质,就像那些被熏染的花草一样,受到熏陶。这种品质使他能够成为社会的楷模,为世人所敬仰。
“由来金玉姿,不如萧艾群。”诗人以金玉般的姿态比喻自己的高尚品质,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渴望与那些庸俗的人相比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社会的榜样,让人们效仿。
“逝将媲贞美,庶以怡朝曛。”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自己要以贞洁美好的品德与那些贤能之士相媲美,以此使自己的心情愉悦并让早晨的阳光更加灿烂明媚。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对朝廷和个人关系的思考。同时,诗人也通过赞美自己的品质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