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廊向寥阒,卫士传呼叫。
壶觞夜初集,刀戟灯相照。
风回阊阖迥,月上觚棱峭。
起坐惊向晨,束衣待明诏。
注释:
五月十九日夜,与蒋起居、杨主事、宋给事中在刘起居千步廊之寓所举行宴会。
夜宴开始时,走廊显得空荡无人,卫士们来回呼叫。
壶中斟满了美酒,夜晚才聚会在一起,刀戟闪烁着灯光,互相映照。
风回旋于宫阙,月亮升起在觚棱尖上,令人感到峭壁高耸。
起来坐下后,惊讶地发现天已大亮,于是收拾衣物等待诏令。
赏析:
这首诗写于五月十九日的深夜,诗人以“同蒋、杨、宋宴刘”为题记,是一次官宴。诗的开头四句写宴会前的空虚寂寞和入席后的热闹气氛,中间四句写宴会时的紧张气氛,末两句写宴罢归寝时的惊愕之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首联开门见山,先点明时间是在五月十九日,地点在千步廊的寓所。“向寥阒”即向寂静空旷处,说明宴会之前这里很空寂,没有宾客。“卫士传呼”“壶觞夜初集”,则表明宴会开始了。“夜初集”,说明宴会开始得晚。“刀戟灯相照”说明宴会开始不久,就燃起了灯火。这一句描写了宴会的气氛,十分热烈。
颔联写宴会中的紧张气氛。“风回阊阖迥”,意思是风从皇宫的门扇吹进来,门扇又高高挂起;“月上觚棱峭”,意思是月亮升到宫殿的角楼上面,角楼也非常高耸。“阊阖”“觚棱”都是宫殿名,用在这里形容宫殿的高大。这两句写景,衬托出宴会的紧张气氛。
颈联写宴会结束。“风回”、“月上”两对景物,把宴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风回”是说风从宫门吹来,使宫门又关闭了;“月上”是说月亮升到角楼上,使角楼又升高了,暗示宴会即将结束。“起坐”即起立,表示宴会结束。“束衣待明诏”,意思是收拾衣服等待命令。“束衣”指穿好衣服,“明诏”指皇帝的命令。“惊向晨”即惊觉天亮了,“朝”指早上起床后。这两句写诗人宴罢归寝时的惊愕之情,也反映了官场的紧张气氛。
这首诗写于五月十九日的深夜,诗人以“同蒋、杨、宋宴刘”为题记,是一次官宴。诗人以“向寥阒”起兴,既写出了宴会之前的空无一人,又写出了入座后的热烈气氛。然后写宴会时的紧张气氛,最后写宴罢归寝时的惊愕之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