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客爱清溪,翛然净心迹。
仰聆松上风,俯见潭底石。
云林兴无远,鱼鸟欢自适。
坐待山月高,鸣琴送遥夕。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三年(758)诗人流寓夔州时。夔州为杜甫的卜居地,他在这里生活了四年多。此诗是诗人观览自己的《题观泉图》之作,描绘了山水间闲情逸致的生活画面。首联写诗人喜爱清溪,在大自然中洗涤心灵;颔联写仰望松林,俯视潭底,感受山风和水石之趣;颈联写云林兴远,鱼鸟自适,表达了超然物外、怡然自得的心境;尾联写夜深人静,诗人独自弹琴,送友归去。全诗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充满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注释】

野客:隐士。清溪:清澈的小河。翛(xiāo)然:洒脱的样子。心迹:内心世界。

仰聆:抬头看,倾听。松风:松树的风声。

俯见:低头看见。潭底石:水中的石头。

云林:指高耸入云的树林。无遥:没有多远。

鱼鸟:指水中和空中的生物。欢自适:自得其乐。

山月:山中的月亮。高:升起。鸣琴:弹琴。送:送别。遥夕:遥远的傍晚。

【译文】

野外游子热爱清凉的小溪,洒脱地洗涤心灵的足迹。

抬头能听到松林的风声,低头能看到水中的石头。

云林之间没有多远,鱼鸟也自得其所。

诗人独自弹琴,送别朋友归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