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无云风叶静,酒行高堂烛垂烬。
邬郎起控二弦琴,一曲新声发孤咏。
泠泠滴滴弦初调,欲语乍吞声忽飘。
龙头宛曲转秋玉,马尾振荡回春娇。
萦纡往复腾袅袅,宫换商移破清悄。
彩鸾笑侣出花间,断雁呼群入云杪。
满堂宾客惨不哗,侧耳如到仙人家。
乃知胡中歌敕勒,不独马上传琵琶。
我从往年客燕蓟,羌笛戎歌乱人意。
归来华发映清尊,坐感商音一流涕。
邬郎好手早得名,岂可久滞宜阳城。
太常此去徵绝艺,会奏法曲升天行。
诗句释义及注释:
秋夜南溪席上听邬和卿胡琴歌时和卿留袁城将归西昌 - 这一句描述了在南溪的宴会上,当听到邬和卿演奏胡琴曲时的情景。”秋夜”表明时间是在秋季的一个夜晚,而”南溪”很可能指的是一个地点名称,如河流或湖泊,通常在秋天会有美丽的风景。”邬和卿”可能是演奏胡琴的人的名字,”时和卿”可能是指他当时在场。”将归西昌”则表明他即将离开。
空山无云风叶静,酒行高堂烛垂烬 - 这两句描绘了宴会的环境。”空山无云风叶静”形容了一个宁静的自然场景,没有云彩遮挡,只有轻轻的风和静止的树叶。”酒行高堂烛垂烬”则是说晚宴正在进行中,烛光摇曳,暗示宴会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邬郎起控二弦琴,一曲新声发孤咏 - “邬郎”指代的是邬和卿,他开始弹奏胡琴。”二弦琴”是胡琴的一种,通常由两个弦组成,这里特指他的琴。”一曲新声发孤咏”描述了一首新创作的歌曲首次被演唱出来,并且是独自进行的。
泠泠滴滴弦初调,欲语乍吞声忽飘 - 描述了胡琴的声音和演奏者的状态。”泠泠滴滴”形容声音悦耳动听。”弦初调”指的是胡琴的第一根弦刚刚调好音。”欲语乍吞声忽飘”描述了说话时声音突然变得含糊不清,可能是因为情绪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龙头宛曲转秋玉,马尾振荡回春娇 - “龙头宛曲”形容胡琴的形状像龙头一样弯曲优雅。”秋玉”比喻音乐的质感像秋天的玉石一样细腻。”马尾振荡”则形容马尾巴部分振动起来,增加了乐曲的活力和动感。
萦纡往复腾袅袅,宫换商移破清悄 - 描述的是胡琴演奏的技巧和音乐效果。”萦纡往复”形容演奏时的音乐线条曲折蜿蜒。”腾袅袅”描绘了音乐在空中飘荡的感觉。”宫换商移”可能是指音乐的旋律转换,”破清悄”表示这种转变打破了原有的清静氛围,让音乐更加生动活泼。
彩鸾笑侣出花间,断雁呼群入云杪 - 这两句使用了神话动物来比喻音乐的效果。”彩鸾”是一种神话中的神鸟,这里用来形容音乐的美丽和神奇。”笑侣出花间”可能意味着音乐中有一种愉快、愉悦的感觉,就像鸟儿在花园里嬉戏一样。”断雁呼群入云杪”则形容音乐如同一群断了线的燕子,向云端飞翔,给人一种自由和不受束缚的感觉。
满堂宾客惨不哗,侧耳如到仙人家 - 描述了宴会上的环境以及人们的反应。”惨不哗”形容宾客们虽然有些失望或遗憾,但并没有大声喧哗。”侧耳”表示他们全神贯注地听着邬和卿的表演。”如到仙人家”则表达了他们觉得这场演出就像是在自己想象中的仙境一样美妙。
乃知胡中歌敕勒,不独马上传琵琶 - 这句话是对胡琴艺术的认可和赞美。”乃知”表示现在明白了之前的认识。”胡中”指的是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歌敕勒”可能是指一种具有草原特色的民歌。”不独马上传琵琶”强调了胡琴不仅仅是乐器本身,它还能通过音乐讲述故事和表达情感,与琵琶等其他乐器相得益彰。
我从往年客燕蓟,羌笛戎歌乱人意 - 回忆了自己过去的旅行经历。”从前年”指的是过去的某个年份。”客燕蓟”可能是指曾经在燕蓟这个地方居住或旅行。”羌笛戎歌”是指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形式,”乱人意”则表示这些音乐影响了当地人的情感和心境。
归来华发映清尊,坐感商音一流涕 - 反映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归来”指的是回到家乡或熟悉的环境。”华发映清尊”形容自己头发已经变白,而酒杯却还保持着清澈的颜色。”商音一流涕”则表达了因为怀旧和感慨而流泪的情感。
邬郎好手早得名,岂可久滞宜阳城 - 赞扬了邬和卿的才华和能力。”邬郎好手早得名”表示邬和卿的技艺非常出色,很早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岂可久滞宜阳城”则表达了对他的担忧,担心他因为才华出众而无法在宜阳城这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太常此去征绝艺,会奏法曲升天行 - 这是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太常”可能是古代的一种官职或称呼,负责音乐方面的事务。”此去征绝艺”表示邬和卿即将离开去其他地方学习更高深的音乐技艺。”会奏法曲升天行”则祝愿他能够通过学习和表演优秀的法曲,获得更大的成功和发展,甚至达到升天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