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侯作画如作字,点缀清妍极风致。
此图偶为张君写,雪茧参差出空翠。
张君于我同乡人,每对画山情更亲。
就中大似爵誉景,遥见武姥青嶙峋。
我欲披云扪绝顶,手招陶皮漱丹井。
千年石室望来深,六月松风坐中冷。
山原草荒行者稀,伊谁读书方掩扉。
如此林阴两茅屋,安得与子长相依。
禾溪向东石桥路,犹忆往年携酒处。
春风几落杜鹃花,归梦微茫隔烟雾。
许侯今在太行西,君亦南还寻故栖。
卷图相送一肠断,烟柳满河莺乱啼。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许侯作画如作字,点缀清妍极风致。
  • 解析: 此句表明许某绘画技艺高超,如同书法家精心书写汉字一般,每一笔都恰到好处、生动传神。”点缀清妍”强调画作中景物的精致与美丽,展现了一幅画中的景色和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给人以美的享受。
  1. 此图偶为张君写,雪茧参差出空翠。
  • 解析: 这里提到的“此图”很可能是指许某为张君所作的画作。”雪茧参差”形容画中的山石纹理或树皮在雪的衬托下若隐若现,如同被轻纱覆盖一样,而”空翠”则指画面上的绿色植物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1. 张君于我同乡人,每对画山情更亲。
  • 解析: 张君(可能是张秉文)是作者的同乡,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通过共同的兴趣——即欣赏和研究许某的画作——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使得张君对这幅画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1. 就中大似爵誉景,遥见武姥青嶙峋。
  • 解析: “爵誉景”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风景或者景观。此处用“大似”来表示许某的画中描绘的景象非常接近于真实的自然景观,甚至让人联想到爵台(古代的一种高台建筑),这反映了画中景观的壮丽与宏伟。同时,“武姥青嶙峋”则是在描述远处的山峰,它们的颜色像是青色的玉石一样晶莹剔透,形象生动。
  1. 我欲披云扪绝顶,手招陶皮漱丹井。
  • 解析: 作者表达了想要亲自攀爬到山顶的愿望。这里的“陶皮”可能指的是一种质地粗犷的陶瓷,用来形容山间的岩石或树木。“涧井”则可能是山间清泉的雅称。这种想象中的攀登行为象征着探索未知、追求高远的目标。
  1. 千年石室望来深,六月松风坐中冷。
  • 解析: 描述了一幅深邃古老的石屋景象,仿佛能听到千年前松涛阵阵的声音。在这里,时间的流逝被赋予了动态感和情感色彩,使得观者能够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
  1. 山原草荒行者稀,伊谁读书方掩扉。
  • 解析: 描绘了荒凉的山野景象,以及一个人正在读书的情景。这里的“伊谁”指代可能是某人的名字。这种对比增强了画面的情感深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知识与学问重要性的思考。
  1. 如此林阴两茅屋,安得与子长相依。
  • 解析: 提到了两座茅草屋,暗示了一种简朴的生活状态。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喜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希望能够长久地相依相伴。
  1. 禾溪向东石桥路,犹忆往年携酒处。
  • 解析: 描述了一条通向田野的小溪和一座石头桥,以及过去一起饮酒的回忆。这些元素唤起了往昔的美好时光,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过去的怀念以及对那段时光的珍视。
  1. 春风几落杜鹃花,归梦微茫隔烟雾。
  • 解析: 春天里杜鹃花盛开的场景被描绘出来,但同时带有一丝朦胧和迷离的感觉。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对远方的思念。
  1. 许侯今在太行西,君亦南还寻故栖。
  • 解析: 提到了许某目前的位置是在太行山西侧,而张君也在南边寻找自己的隐居之所。这句话表达了两人各自为了生活的选择而努力,尽管他们可能在地理上相隔遥远,但心意相通,都在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
  1. 卷图相送一肠断,烟柳满河莺乱啼。
  • 解析: 最后一句表达了深深的不舍和留恋。“卷图”指的是将画作卷起作为礼物送给对方,表达了深深的情感。而“烟柳满河莺乱啼”则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柳条如烟,莺鸟在河面上自由地飞翔。整体上,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世界。诗中不仅展示了许某精湛的绘画技艺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描绘,还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通过对比自然与人文的关系,诗人展现了对生活的不同追求和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