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萌车迸鱼冰跃,高堂鼎裀盛帷幕。
弄雏索果笑牵衣,人生无如奉亲乐。
长成倏复成蹉跎,禄养不干将奈何。
去家仗剑事明主,始觉此志相违多。
泰山西北长清县,马氏家风故多善。
一门寿考天所锡,二子兴隆人共羡。
孟也问学真贤良,往昔徵入文华堂。
承恩屡使江海上,反顾只忆庭闱傍。
去秋冠豸来燕蓟,自说违离过三岁。
愁心袅袅逐飞云,惊梦时时问供馈。
槁城李君名画师,感此纯孝劳伤悲。
欣然拂素运丹墨,为写燕侍欢娱时。
青峰绕屋花连院,千里亲庭坐中见。
酡颜白发映青春,一日相思一舒卷。
劝君勤事勿忧虞,由来忠孝同一途。
他日捧诏归荣日,更写衣冠家庆图。
竹萌车迸鱼冰跃,高堂鼎裀盛帷幕。
译文:竹子的萌芽像车子一样飞快地生长,鱼儿在冰块上跳跃,高堂上的锦被和帷帐都装饰得十分华美。
注释:竹萌车,指快速成长的事物。高堂,指高大的堂屋。鼎裀,古代的一种床榻,上面铺着精美的丝织品。帷幕,指帷幔等遮蔽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视。诗中的“竹萌车迸”和“鱼冰跃”分别以动态的意象表现了事物的快速发展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而“高堂鼎裀盛帷幕”则描绘了一个豪华、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弄雏索果笑牵衣,人生无如奉亲乐。
长成倏复成蹉跎,禄养不干将奈何。
译文:逗着小鸡小鹅玩耍,笑着拽着父母的衣角,人生最快乐的时刻莫过于侍奉双亲。但长大后却成了蹉跎岁月,没有俸禄养活自己,又该怎么办呢?
注释:弄雏,逗着小鸡小鹅玩耍。索果,指用果子哄骗孩子。长成,长大成人,这里指长大成人后却没有俸禄养家糊口。蹉跎,形容虚度时间,无所事事。禄养,指俸禄供养。干,怎么。奈何,怎么办。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表达了对父母深深的孝心和感激之情。他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父母的敬爱和怀念。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得诗歌充满了深情和哲理。
去家仗剑事明主,始觉此志相违多。
译文:离开家乡,拿着剑为明君效力,开始觉得与自己的志向相差甚远。
注释:仗剑,指拿着剑。明主,指贤明的君主。相违,指相差很远。
赏析:诗人通过这段经历,深刻地体会到了责任和使命的重要性。他意识到,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必须放下个人的私欲和偏见,全心全意地为国家服务。这种觉悟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
泰山西北长清县,马氏家风故多善。
一门寿考天所锡,二子兴隆人共羡。
译文:泰山之北的长清县是马氏家族的发源地,马家世代行善,因此受到上天的恩赐。两个儿子都事业有成,让乡亲们都很羡慕。
注释:泰山,即今天的泰山山脉。长清县,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西北部。家风,指家族的传统风气和习惯。寿考,指长寿和健康。二子,指两个儿子。兴隆,指事业兴旺发达。人共羡,意思是大家都很羡慕。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马氏家族世代行善、受人尊敬的美好形象。诗中的“泰山西北长清县”和“马氏家风”都是具体的地点和背景。而“一门寿考天所锡”则是赞美马家的长寿和健康。整首诗充满了对马家的美好祝愿和敬意。
孟也问学真贤良,往昔徵入文华堂。
承恩屡使江海上,反顾只忆庭闱傍。
译文:孟子也曾经问学于孔子,他是一位真正的贤良之士。过去曾经被征召到朝廷任职,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现在回想起来,总是怀念在朝堂上的日子。
注释:孟也,指孟子。问学,指向老师请教学问。徵入,被征召进朝廷任职。文华堂,指朝廷中的文官机构。承恩,接受皇帝的命令或恩泽。屡使,多次出使。江海,泛指远方的水域。庭闱傍,指朝廷的内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孟子的求学经历和政治生涯。诗中的“孟子也问学”和“往昔徵入文华堂”分别是他的学习过程和进入朝廷的经历。而“承恩屡使江海上”则描述了他在外担任官职的情况。整首诗展现了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