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始客豫章城,众中识君颜色清。
十年异县风雨隔,芳草满园啼早莺。
宁知此别堕千里,与子溪南同濯缨。
春华过眼叶秋脱,思之可使神魂惊。
读书济胜恒有道,辞家作客宁无营。
亦知云中鸿雁急,岂有地上麒麟行。
清秋门巷三日雨,已觉满眼牵愁生。
高林凉日白惨淡,幽谷细雾寒峥嵘。
寻常抚事念乡邑,见尔不殊亲弟兄。
岂但过从慰寂寞,喜可纵谈开老成。
芙蓉作花露始白,拟以斗酒邀同倾。
此时高堂念游子,举杯欲饮难为情。
肥牲不如东邻菽,且可力养毋干荣。
逝兹晏岁返故里,恐有寒草荒柴荆。
稚子啼饥亦可念,几日江上先相迎。
便从早晚出溪口,与子共赏西山晴。
石头买船待明发,风吹北斗天中横。
峡江见月定相忆,此意不尽东流声。

【注释】

昔我始客豫章城:我当年初到豫章(今江西南昌)的时候。众中识君颜色清:在众人之中,你总是显得那么清秀、高雅。识:了解,认识。颜色:指面容。清:清秀高雅。

十年异县风雨隔,芳草满园啼早莺:我们分别已有十载,如今又是一年春来,但两地分居,天各一方,彼此音讯不通,只能遥遥相望。芳草:指长满青草的草地。

宁知此别堕千里,与子溪南同濯缨:怎会想到这次离别竟是如此遥远,而你我将在溪水之南相聚,共洗缨冠。堕:坠下;坠落。

春华过眼叶秋脱,思之可使神魂惊:春天的花开得正好,转眼间秋天就到了,花儿一凋谢叶子也就脱落了,想到这些,使我心神不宁。

读书济胜恒有道,辞家作客宁无营?亦知云中鸿雁急,岂有地上麒麟行!清秋门巷三日雨,已觉满眼牵愁生。高林凉日白惨淡,幽谷细雾寒峥嵘!

寻常抚事念乡邑,见尔不殊亲弟兄:平素时常想起家乡的事情,见到你不觉得像兄弟一样亲近吗?殊:相同。

岂但过从慰寂寞,喜可纵谈开老成:仅仅见面叙叙旧情,也足以解除我的寂寞之感,高兴时可以纵情畅谈,增长见闻,开拓视野。

芙蓉作花露始白,拟以斗酒邀同倾:荷花刚刚绽放,露水还白如玉,我准备用一杯好酒与你一起举杯畅饮。芙蓉:荷花。

此时高堂念游子,举杯欲饮难为情:这时家中长辈想念远在他乡的亲人,我举起酒杯却不知道该如何下咽。想:心里想着。

肥牲不如东邻菽,且可力养毋干荣:肥美的食物比不上邻居种的大豆好吃,姑且吃它来维持生活吧。肥牲:肥美的食品。

逝兹晏岁返故里,恐有寒草荒柴荆:在这寒冷的冬天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回到故乡,恐怕看到荒凉的野草和柴门上的荆棘啊!逝:时间流逝,这里指冬天。晏岁:冬季。故里:故乡。

稚子啼饥亦可念,几日江上先相迎?便从早晚出溪口,与子共赏西山晴:孩子啼哭着挨饿,我也日夜思念着你,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在江边相迎。便:就。早晚:早晚之间。

石头买船待明发,风吹北斗天中横:我们买了船只准备明天出发,风向西北吹来,北斗星在天空中横着移动。石头:山名。明发:第二天清晨。

峡江见月定相忆,此意不尽东流声:如果峡江之上明月当空,我必定会时时地怀念你,这思念之情就像江水向东奔流不息。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在临别之前,抒发了对友人的眷恋、关切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首联“昔我始客豫章城,众中识君颜色清”,写诗人初到豫章城时的情形。诗人说:“我当年初到豫章的时候,在众人中间,就认识了你的面貌,觉得你特别清秀高雅。”诗人在这里表现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颔联“十年异县风雨隔,芳草满园啼早莺”,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十年时光。诗人说:“我们已经分别十年了,现在虽然身处异地,但是相隔并不遥远,而你我却是两处孤寂,不能相见。你我虽身处两地,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对方。春天来了,百花争艳,鸟儿欢唱,但一想到你我却不能相聚,只能在芳草萋萋的园子里听到小鸟的啼鸣,心情是多么难过啊!”

颈联“宁知此别堕千里,与子溪南同濯缨”,写诗人对此次分别的感慨。诗人说:“怎么可以想象这次分别竟然如此之远!而在溪水的南面我们可以相互洗涤冠冕呢!”这里的“濯缨”是指古代官员入朝时戴的一种帽子,其上插有长柄的冠饰。诗人在这里用“濯缨”来比喻自己与朋友的交往密切,关系融洽。

尾联“春华过眼叶秋脱,思之可使神魂惊”,写诗人对此次分别的深深思念。诗人说:“春天的花期很短,转眼间又到了秋天,花儿一凋谢,叶子一落去,想到这些令人心绪不宁。想到你我分别后的情景,真是使人精神紧张,以至于使我的心都快飞走了。”诗人在这里用“春华过眼”、“叶秋脱”等意象来表达自己对此次分别的深深思念和担忧。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两人分别后的情景和心境,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关切之情。同时,这首诗歌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