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姑苏张将军,百战起家身立勋。
太平老死筠州戍,孙子往往清而文。
继也芳年色白晢,未试征行已无敌。
论兵慷慨动风雨,挥笔从容谢锋镝。
将军战袍今尚存,犹污当时腥血痕。
猛思祖烈意未已,临风三叹消精魂。
高堂峨峨树长戟,堂下双槐高百尺。
清阴如水动秋云,密叶长枝总堪惜。
传家旧藏金虎符,佩之可以专千夫。
独推馀泽让诸弟,自喜闲适非其迂。
低头却骑款段马,长日行歌在林野。
已惊孝友动戎行,况复词华振风雅。
云有飞羽水有鳞,思欲一见嗟无因。
故人罗肇风格好,向我语子频殷勤。
海隅昨者南征急,诏下还闻烽警息。
将门缵武必英雄,似尔奇才岂终极。
我生长大不识兵,忧时漫使心潜惊。
但愿相逢日无事,与子把酒歌升平。

寄赠元善张茂才

过去有位姑苏的将军,百战起家身立勋。

太平老死筠州戍,孙子往往清而文。

继也芳年色白晢,未试征行已无敌。

论兵慷慨动风雨,挥笔从容谢锋镝。

将军战袍今尚存,犹污当时腥血痕。

猛思祖烈意未已,临风三叹消精魂。

高堂峨峨树长戟,堂下双槐高百尺。

清阴如水动秋云,密叶长枝总堪惜。

传家旧藏金虎符,佩之可以专千夫。

独推馀泽让诸弟,自喜闲适非其迂。

低头却骑款段马,长日行歌在林野。

已惊孝友动戎行,况复词华振风雅。

云有飞羽水有鳞,思欲一见嗟无因。

故人罗肇风格好,向我语子频殷勤。

海隅昨者南征急,诏下还闻烽警息。

将门缵武必英雄,似尔奇才岂终极。

我生长大不识兵,忧时漫使心潜惊。

但愿相逢日无事,与子把酒歌升平。

赏析:

这首诗是寄赠给元善张茂才的。诗中描绘了一位将军的辉煌一生以及他在晚年时的孤独和无奈。诗人感叹时光流逝,感慨世事沧桑,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昔有姑苏张将军”,开篇直接点明主题,即将军的故事。这位将军在姑苏(苏州)有着辉煌的战绩,百战起家,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这位将军在太平时期却老死筠州戍。这里的筠州戍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军事要塞,位于今天的四川宜宾一带。将军在这里度过了晚年,但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荣誉和尊重。这种反差让人感到惋惜,也引发了诗人的思考。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同样也是一位英勇善战的英雄人物,但最终却在战场上壮烈牺牲,未能看到自己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诗人转向了将军的子孙后代。他指出,尽管他们的祖父曾经立下赫赫战功,但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却往往显得清而文。这里的“清”字可以理解为清廉、正直的意思,而“文”则可以理解为文采飞扬、才华横溢的意思。这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人心的浮躁。在和平年代,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品德和修养,而不是像父辈那样英勇善战。这也使得家族的名声逐渐被淡忘,甚至被人遗忘。

诗人提到了将军的战袍。虽然已经尘封多年,但它仍然散发着一股腥臭味。这是因为战袍上沾满了鲜血,见证了将军的英勇事迹。这股腥味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对将军英勇无畏精神的深深致敬。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残酷的深刻认识和对和平生活的珍视。

诗人又提到了将军的孙子们。他们继承了父辈的优良传统,个个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然而,这些年轻人在面对国家大事时却显得犹豫不决,缺乏担当。这种对比让诗人感到痛心疾首。他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够继承父辈的遗志,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诗人以“高堂峨峨树长戟”作为结尾。这里的画面让人联想到了古代战场的壮丽景象。长戟是一种重要的兵器,用于冲锋陷阵。而“高堂峨峨”则暗示了家族的荣耀和尊严。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禁想起了将军当年的威风凛凛,同时也让人们对家族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咏史诗作品。它通过对一位将军一生经历的描绘和对其子孙后代命运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家族荣耀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