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筑亭向青山,我欲憩之开苦颜。谁能筑亭面流水,我欲因之洗尘耳。
江南万里秋冥冥,往有胜处无佳亭。画船神消越湖白,快马目断淮云青。
筠州之山蔚霞绮,碧落仙人洞天里。罗君家住碧落西,百尺修亭水边起。
我行叹息思见之,人言此亭多胜奇。凫鹥不隔紫荷叶,翡翠只在青杨枝。
秋来七八月,月出凤山时。坐石弄清景,调笙咏新诗。
时来凭高一起舞,剑影下射青玻瓈。又如三月春,有风从东来。
红花照绿水,白雪飞苍苔。酒酣四顾仰空笑,但见紫翠纷崔嵬。
城中匝地夸豪富,复閤重甍閟烟雾。谁能载酒日论诗,学似君家筑亭住。
我家寄在快阁傍,门前江水春云长。绿萝间维艓子静,蓬蒿不剪柴门荒。
闻君临碧亭,喜赋碧落歌。故园寂寞不归去,奈尔临碧秋风何。
【译文】
谁能在青山上筑造一座亭子,我打算在这里开怀畅饮。谁能在流水的旁边建起一座亭子,我想要在那里洗去尘世的烦恼。
江南万里秋色浓,往昔的胜地没有好亭子。画船驶过越湖留下白痕,快马目送淮云青翠欲滴。
筠州山色绮丽如彩霞,碧落仙人洞天里。罗君家住在碧落西,百尺修亭水边起。
我行叹息想到见到它,人们说这座亭子多奇美。凫鹥不挡紫荷叶,翡翠只在青杨枝。
秋天来时七八月,月光映照凤山时。坐在岩石上看风景清秀,调笙咏诗新作成。
时机来临凭高一起舞,剑影射下青玻瓈。又如三月春日景,有风吹自东边来。
红花照亮绿水,白雪飘飞苍苔。酒酣四顾仰空笑,只见紫翠纷崔嵬。
城中到处都是夸豪富,重楼复阁闭烟雾。谁能载酒日论诗,学似你我筑亭住。
我家寄住在快阁旁,门前江水春云长。绿萝缠绕着渔船静,蓬蒿不剪柴门荒。
听到你来到碧落亭,高兴地赋诗歌碧落亭。故园寂寞不归去,奈尔临风亭下秋。
【赏析】
《临碧亭歌》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所见所思,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分为三段,第一段写诗人想建造一座亭子;第二段写诗人想象中的碧落亭的美丽景色,并由此引发自己的感慨;第三段写诗人听说友人来到碧落亭后,感到非常高兴。
第一段:
“谁能”二句,写诗人想在青山上、流水边各筑一座亭子。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青山、流水人格化,以“谁能”二字设问,表示自己的愿望。“我欲”三句,写诗人想要在碧落亭中休息,洗去尘世的烦恼。“我欲”,即“我欲之”。诗人在这里运用反衬手法,以欲为不可得而更显其可求之难得。“谁人”三句,用倒装句式,突出亭子之好,表明诗人对亭子的喜爱和向往。“凫鹥”两句,写诗人想象中的碧落亭的美好景色。“凫鹥”、“翡翠”等词语,生动形象地描摹出一幅碧落亭的美丽画面。
第二段:
“秋来”二句,写秋夜的美景,使诗人想起了昔日与友人共游的情景。“坐石”、“调笙”二句,进一步描写碧落亭夜景之美。“秋来”两句,由实转虚,写出了诗人因看到美丽的夜景而想起昔日与友人共游的情景。这两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虚实结合,相映成趣。“时来”二句,写诗人看到美丽的夜景而高兴得手舞足蹈。“剑影”、“青玻瓈”等词语,烘托出夜晚的气氛,也表现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又如”二句,写诗人看到春天的景象而感到欣喜若狂。春天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而春天的到来,也预示着美好的未来。“复阁”、“复轩”、“复殿”等词语,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第三段:
“我家”二句,写诗人听到碧落亭的消息后的喜悦之情。“我家”两句,运用反衬手法,将自家比作一个孤独的庭院,与外界隔绝,只有一条小径通向外面。“故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故园与碧落亭进行比较,表达了对故园的眷恋之情。“奈尔”三句,以疑问句式表达诗人对碧落亭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碧落亭给诗人带来的快乐。最后四句,写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闻君”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朋友比作一只鸟,从东边飞来。“但见”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将碧落亭周围的景物写得更加美丽动人。“紫翠”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紫翠写成了能飞翔的小鸟。“酒酣”两句,写诗人酒酣之后四顾仰望,感叹不已,只能仰天长笑。这两句既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表现出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