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啼,三月暮,麦老秧深时。田头不见人耕布,家家丁壮起从军,更有中男筑城去。
布谷鸟,听我语,城中无田有官府。莫向城市啼,官中人怒汝。

【注释】

布谷鸟(布谷、布谷):布谷鸟又名布谷鸡,鸣声如“布谷”,因此叫布谷。暮:傍晚。老秧深时:指晚春时节,稻田里的秧苗已经长得很深了。家家丁壮起从军:“家家”泛指,每家每户;“丁壮”指健壮的男子。起:都,全。中男筑城去:指壮年男子去筑城墙。筑城:指修筑城堡。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民被迫参加战斗的诗。前四句写战争的来临和农民的苦难,后四句写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与呼唤。

首二句写战事迫近,农事告急。“三月暮”,是说春天已过,夏天将临,而战乱却突然而至,使人们无法安身。“麦老秧深时”,则说明战争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连一向生长得很慢的禾苗也长得很深了!这两句以景衬情,烘托出农民们所处环境的艰苦和生活的艰难。

第三四句写战事逼得人们无路可走,只好抛妻离子,纷纷应征入伍。“田头不见人耕”,是说田野间已没有人影,可见人们已经弃家而去。“家家丁壮起从军”,是说每家每户都有健壮的青年男丁应征入伍。“从军”即参军,这里指应征入伍。“更有中男筑城去”,则是说除了男丁之外,家中还有壮年的妇女也要随军出征。这里用一“更”字,表明妇女参战的情况也是相当严重的,而且比男丁更为突出。这两句既点明了参军的对象,又写出了农民们为保家卫国而义无返顾的决心。

末四句抒发诗人的感情。他看到农民们抛家别子应征入伍,心中十分悲痛。他担心这些壮丁在战场上会牺牲,所以特地对他们说:“莫向城市啼,官中人怒汝。”意思是告诉农民们不要去城里啼哭,那里的人知道了会发怒的。因为当时朝廷征召兵士,大都从城市中征兵,如果被征者在城里哭号,就会引起人们的猜疑或不满,从而招致祸端。这两句既是对农民的劝慰,又是对他们处境的深切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