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婪馋,口嗒呷,夜入深山中,食人鸡与鸭。念此鸡鸭非野生,人家经年养育成。
重檐月黑遽搪突,抉笼咥之良可惊。十鸡宁满颐,百鸭不填口。
羸瘠无脂羽毛厚,长项细肋奚足取。南山多犁牛,北山足麋鹿。
大者千斤小如毂,血如流泉肉盈谷,尔能攫之胡不足。
奈何长兽为山君,而乃下夺狐狸之食以充腹。鸭能自呼鸡晓啼,上天诉汝魂不迷。
帝敕六丁拔尔牙,解尔皮,捣尔窟穴焚尔栖。绝尔丑类为尘泥,深山莫生藿与藜。
依然万民中,咿咿喔喔鸭与鸡。

【注释】

①“虎”:老虎。②“婪馋”:贪婪贪馋,指老虎的贪吃习性。③“夜入深山中”,指老虎在夜间潜入深山中。④“人鸡与鸭”:指被老虎所吃的人的家禽。⑤“念此鸡鸭非野生”:因为人们养了多年,所以不认为它们是野生动物。⑥“重檐月黑遽搪突”:形容老虎在夜晚出洞觅食的情景。⑦“抉笼咥之”:把笼子里的鸡和鸭捉出来吃掉了。⑧“宁满颐”:指一百只鸭子也填不满它的口。⑨“尔能攫之胡不足”:即使它能够捉住你,你又有何足取之处呢?⑩“南山多犁牛,北山足麋鹿”:南山上有很多耕地用的牛,北山上有足够多的野鹿。⑪“大者千斤小如毂”:大的一头有一斤,小的像车轮一样大小。⑫“血如流泉肉盈谷”,比喻杀得太多,血流成河,肉积满谷。⑬“尔能攫之胡不足”:即使你能够把它逮住,那又有什么用呢?⑭“奈何长兽为山君”:为什么还要让这种野兽当山中的大王呢?⑮“而乃下夺狐狸之食以充腹”:却要下地抢夺狐狸的食物来填饱肚子。⑯“鸭能自呼鸡晓啼”:鸭子会自己叫,并且早上鸣叫,告诉人们它还活着。⑰“帝敕六丁拔尔牙,解尔皮,捣尔窟穴焚尔栖”:天帝命令六丁神把老虎的牙齿拔掉,把皮扒开,捣毁它的洞穴,烧毁它的巢穴。⑱“绝尔丑类为尘泥”:断绝你的同类,使你变成尘埃。⑲“深山莫生藿与藜”:不要让那些在深山里生长的东西(藿、藜),因老虎的出现而受到威胁。⑳“依然万民中”:尽管如此,但百姓们仍然继续过着平静的生活。㉑“咿咿喔喔鸭与鸡”:就像鸭子和鸡那样,发出咿咿喔喔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老虎捕食人鸡与鸭的故事,借喻现实社会某些统治者欺压百姓的行为。全诗语言简练,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首联“虎婪馋,口嗒呷,夜入深山中,食人鸡与鸭”,写老虎贪婪嗜食的本性。“夜入深山中”点明老虎活动的时间、地点。这里用一“入”字,既写出老虎的狡猾奸诈,又表现了老虎的凶猛可畏。老虎的贪嘴和嗜吃,是这首诗的主题,因此诗人对老虎的这一特性作了集中、突出的表现。

颔联“十鸡宁满颐,百鸭不填口”,是说虽然有百只鸭子填不饱老虎的口,但也不过一百只而已。这两句诗,不仅说明了老虎吃鸡鸭的多寡,而且说明这些鸡鸭都是被人们喂肥的,不是野生动物。这就进一步揭示了老虎的贪婪的本质,也反映了人们对老虎的畏惧情绪。

颈联“羸瘠无脂羽毛厚,长项细肋奚足取”写老虎的体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这两句诗,一方面写出了老虎肥胖臃肿的体态和粗大的腿脚;另一方面写出了老虎行动缓慢、容易捕捉的特点。

尾联“奈何长兽为山君,而乃下夺狐狸之食以充腹”写老虎作为山林之王,反而到人间抢夺食物来填饱肚子。这里既揭露了老虎作为山林之王的荒唐可笑,也表达了作者对老虎的厌恶之情。

整首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使诗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