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陀如如,人天具瞻。
现真实相,不假庄严。
如莲得水,灌溉滋悦。
如水注瓶,表里洞彻。
光弥觉海,香满旃檀。
得大自在,作如是观。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观音菩萨的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敬仰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补陀如如,人天具瞻。
    释义:“补陀”指的是佛教中的净土世界,“如如”表示真实无妄,“人天”指的是世间众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观音菩萨在净土中真实存在,受到所有众生的瞻仰。

  2. 现真实相,不假庄严。
    释义:这里的“现真实相”是指观音菩萨显现出其真实的面貌,而“不假庄严”则表示她不需要外在的装饰来彰显自己的神圣。这里强调了观音菩萨的内在美。

  3. 如莲得水,灌溉滋悦。
    释义:将观音比作莲花,因为莲花生长在水中却能开出美丽的花朵,这象征着观音菩萨虽然在净土中修行,却能利益无边的人间。”灌溉滋悦”意味着她的慈悲滋润着众生的心田,使他们感到愉悦和幸福。

  4. 如水注瓶,表里洞彻。
    释义:将观音比作瓶子,因为瓶子内部清澈透明,外部则充满了智慧与包容。这句话表明观音的智慧和胸怀如同瓶子一样,内外都清晰明了。

  5. 光弥觉海,香满旃檀。
    释义:将观音比作光明,因为光明可以照亮大海,而旃檀(檀香)代表香气。这句话强调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之光遍布整个宇宙,同时她的香气也充满了整个世界。

  6. 得大自在,作如是观。
    释义:最后一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观音菩萨无尽的敬仰和信仰。观音菩萨以大自在的姿态观察世界,用慈悲之心看待一切。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观音菩萨的各种比喻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她深深的敬仰和崇拜。观音菩萨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视为救苦救难、慈悲为怀的象征。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和对宗教文化的认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