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边参法席,沙界现祇林。
古佛再出世,逢人直指心。
钟声江渺渺,幢影月沉沉。
榻下亲承记,前因感涕深。

海幢寺礼空隐和尚受记

海幢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此诗是诗人在海幢寺礼遇空隐和尚并为其受记时所作。

译文:

我在海幢寺参拜法席(指拜见法师),
沙界中现出庄严的祇林(指寺院)。
古佛再次出现世间,
遇到人就直接指出其心。
钟声远远传来,江水渺无尽头,
幢影投下,月亮沉沉。
榻前亲自记录下这次经历,
前因后果让我感动到流泪。

注释:

  • 龙边:这里可能指的是龙脉之边的地区。古人认为龙脉之边是吉祥之地,因此诗人选择在这里参拜法席。
  • 参法席:参拜法师的法席,即参加法师的讲法或修行活动。
  • 沙界:佛经中常用“沙”来比喻众生的烦恼,表示众生所处的苦海。这里的“沙界”可以理解为众生的世界,即尘世。
  • 祇林:指僧院,特指佛教僧侣修行的场所。
  • 古佛再出世:佛教中有说法,说古佛在过去世曾多次出现,以教化世人。这里的“古佛”可能是指过去的某个高僧,或者是佛陀本人。
  • 逢人直指心:指僧人在与人交流时,能够直接点出对方的内心,帮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困惑。这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
  • 钟声江渺渺:指寺庙里的钟声响彻江面,声音悠扬,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里的“江渺渺”形容钟声在水面上的回响,仿佛江水被钟声弥漫。
  • 幢影月沉沉:指寺庙的幢幡(佛教中的装饰物)投下的影子落在月亮上,使得月光变得昏暗。这里的“沉沉”形容月亮被幢幡笼罩,显得有些暗淡。
  • 榻下:这里指的是诗人在寺庙里的坐榻处,即佛像前的石座。
  • 亲承记:亲自记录下来这次的经历。这里的“承”可以理解为承受、接受的意思。
  • 前因感涕深:指诗人因为这次的经历而感动得泪流满面。这里的“前因”可能是指这次经历的原因或者背景,而“感涕深”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触动内心的体验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佛法感悟和修行体验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海幢寺的景象和与空隐和尚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与佛法相关的词汇的使用,传达了他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思考。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禅意和诗意,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