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阴夹陛拥千官,旅食重逢范叔寒。
吹律忽惊啼鴂舌,曳裾曾笑沐猴冠。
苍梧西上烽烟直,大庾南窥塞草残。
贫贱鲁连惟蹈海,片帆天际夕漫漫。
【注释】
- 榕阴:指皇帝座殿前的树荫,榕树常植在殿堂前。
- 陛(bì):台阶。
- 旅食:寄食。
- 范叔:指范晔,字彦龙,汝南安成人。曾官豫章太守、武昌令,以党附王亮而遭诛杀。
- 吹律:吹奏律吕。律吕是古代音乐的调式。此处指节序。
- 曳裾:拖着衣角。比喻做官,曳裾即入仕。
- 沐猴冠:猴子戴人头饰。比喻徒具仪表而无其实。
- 大庾岭:山名,在今江西大庾岭。岭上常有烽火台。
- 苍梧西上:指由广东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梧州市)向西。
- 烽(fēng)烟:烽火台上燃起的烟火。
- 大庚南窥:指由广东大庚岭南边。
- 鲁连:指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因游说秦王不听其言,拔剑击柱而死。
- 片帆天际:形容船行遥远,帆影很小。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和六年(811),作者与友人邝湛若辞官归隐,途经大庾岭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山水人物图,抒发了作者对仕途的厌倦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全诗可分为四句,每句七字,押韵整齐。第一句写诗人在大庾岭上,被榕树荫蔽着,周围是千官云集,气氛庄重肃穆;第二句回忆与好友同游时的愉快心情,以及如今再度重逢的喜悦;第三句写诗人听到报时的声音,突然惊起,原来又是春天来了,但春鸟啼唤声中又夹杂着啼血之声,令人悲凉;第四句写诗人想到自己曾随从权贵出入,而今已脱去官服,穿着朴素的衣服,像猴子戴着人头冠一样可笑。第五句写大庾岭上烽烟直升,战马长嘶,战事不断;第六句写大庾岭南边塞草残破,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还远远没有结束;第七句写自己虽贫穷潦倒,却甘愿像鲁连那样蹈海自尽,不愿苟活于世;第八句写自己乘小船远行,只见一片浩渺无际的海天之间,帆影小得几乎看不见,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愤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