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开一望四郊空,阵破长驱疾雨风。
明月汉关雄嶪嶪,暮云秋碛远蒙蒙。
旌摇重雪朝穿甲,指堕寒冰夜挽弓。
征戍每年穷塞北,惊心客处绝飞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塞上》,全诗如下:
塞上
营开一望四郊空,阵破长驱疾雨风。
明月汉关雄嶪嶪,暮云秋碛远蒙蒙。
旌摇重雪朝穿甲,指堕寒冰夜挽弓。
征戍每年穷塞北,惊心客处绝飞鸿。
注释:
- 营开一望四郊空:营地展开后,可以远远看到四周空旷无人。
- 阵破长驱疾雨风:军队突破重围,像疾风骤雨一样迅速前进。
- 明月汉关雄嶪嶪: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汉朝的关口,显得雄伟壮观。
- 暮云秋碛远蒙蒙:傍晚时分,云雾弥漫在秋天的沙漠上空,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旌摇重雪朝穿甲:旗帜在重雪中摇曳,战士们早晨穿上盔甲准备出征。
- 指堕寒冰夜挽弓:手指冻得僵硬,战士们在寒冷的夜晚拉紧弓弦准备射击。
- 征戍每年穷塞北:每年都有士兵被派往荒凉的北方边疆。
- 惊心客处绝飞鸿:客居他乡的心情令人震惊,因为那里没有飞翔的大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关将士在恶劣环境中艰苦战斗的情景,体现了他们的英勇和坚韧。诗中通过对比、拟人等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边关将士的敬意和对他们生活状态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