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入红尘忆去年,逢君如饮惠山泉。
洞箫行酒庭无暑,广袖凌风客欲仙。
别后谁持霜下蟹,愁来独听夕阴蝉。
交游海内论知己,巫峡秋深隔楚天。
【注释】
偶入红尘:偶然进入尘世。忆去年:记起去年。逢君如饮惠山泉:遇到你就像喝惠山泉水一样惬意。洞箫行酒庭无暑:洞箫吹奏,在庭院中畅饮,没有炎热。广袖凌风客欲仙:袖子宽大,像风一样飘拂,我仿佛要成仙了。别后谁持霜下蟹,愁来独听夕阴蝉:离别之后还有谁来拿着秋天的螃蟹?独自听着傍晚的蝉鸣声,感到忧愁。巫峡秋深隔楚天:巫峡的秋季深入到了楚国的天空里。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被排挤出京后,流寓江陵时所作。首联写自己偶然进入尘世,又回忆起去年在长安与王使君的相会;颈联写王使君送别时的情态;尾联写别后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抒发了作者在贬谪途中所感受到的孤寂凄冷、苦闷无聊的心情。
“偶入红尘忆去年,逢君如饮惠山泉。”这两句是说,我偶然地来到人世间,想起了去年在长安与王使君的相会。
“逢君如饮惠山泉”,用惠山泉喻指王使君,意思是:遇到你就像喝了一杯惠山泉水一样令人愉悦。“惠山泉”即无锡惠山寺旁的泉水。据《晋书•王献之传》记载,王献之曾与叔父王凝之一起住在南京建康(今南京),当时他们经常去惠山游玩,王献之常以惠山泉水为甘醇美味。王献之死后,人们把惠山泉水称为“王家泉水”。这里用“惠山泉”比喻王使君的贤德,表示自己对王使君的怀念之情。
“洞箫行酒庭无暑,广袖凌风客欲仙。”这两句是说,洞箫吹奏,宴饮畅饮,没有炎热的感觉,衣袖宽大,好像乘着风,仿佛要成仙人一样。“洞箫”、“行酒”都是饮酒助兴的乐事。“广袖”,形容袖子宽大。“凌风”形容衣袖飘飘然如风一般。“客欲仙”,形容自己的感觉,好像成了神仙似的高兴。
“别后谁持霜下蟹,愁来独听夕阴蝉。”这两句是说,分别之后还有谁会拿着秋天的螃蟹呢?独自听着傍晚的蝉鸣声,感到忧愁。这里“霜下蟹”指秋天的螃蟹,“夕阴蝉”指傍晚的蝉鸣声。“谁持”,是谁拿;“持”在这里是动词用作名词。“独听”,独自一人倾听。“霜下蟹”比喻朋友的音信,也指自己的处境。“愁来独听”,是说自己在忧愁之中,只好一个人倾听着傍晚的蝉鸣声,感到更加悲伤。
“交游海内论知己,巫峡秋深隔楚天。”这两句是说,我在江湖各地交游的人里面谈论谁是我的知己,巫峡的秋季深入到楚国的天空里。“巫峡”指四川东部的巫山一带,那里有巫峡、瞿塘峡等著名峡谷。“秋深”指秋季已经到了深秋。“楚天”,指楚国的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在江湖各地交游的人里面谈论谁是我的知己,但巫峡的秋风已经深深吹进了楚国的天空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遇的惆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