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草春城怨子规,悲笳向晚戍楼吹。
年年燕子归金屋,泪落谁怜忆饼师。

《春城词》

碧草染春城,子规啼怨声。
悲笳吹向晚,戍楼闻笳声。
金屋年年归,燕子忆旧情。
泪落无人问,饼师谁怜心。

译文

在春天的城中,碧绿的草地上,鸟儿哀鸣着,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忧愁。傍晚时分,悲伤的胡笳声吹响,在戍楼中回荡。每年春天,都有燕子归来,它们飞进那华丽的金屋,仿佛在回忆过去的温暖。然而,无论燕子如何飞翔,都无法摆脱人们对它们的怜悯和思念。

诗人用“泪落谁怜忆饼师”这一诗句,表达了对那些辛勤工作却鲜为人知的饼师们的深深同情,他们默默付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回报。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燕子的归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们的关注和感激。

赏析

《春城词》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七言绝句。通过对春城、子规、悲笳、燕子等元素的描绘,薛始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从字面上看,“碧草春城怨子规”这句描绘了春天草原上的景象以及子规鸟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悲笳向晚戍楼吹”则转入听觉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黄昏时分的边疆哨所,感受到边关将士的悲壮与凄凉。这种对比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双重体验,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年年燕子归金屋”一句,则通过燕子的比喻,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燕子每年都回到那个温馨的巢穴,象征着恒久不变的愿望与期待。而“泪落谁怜忆饼师”这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饼师虽然不为人知,但他们的辛劳和牺牲却深深地触动着诗人的心。

《春城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展示了一个多维度的春日场景,并通过对这些细节的精心刻画,传达出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