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谁爱兹境,而忘登涉劳。
一水天上远,双松野中高。
峭壁无樵径,深溪绝渔舠。
唯应学仙者,麋鹿与游遨。
注释:
伊谁爱兹境,而忘登涉劳。
是谁喜欢这地方,却忘了跋涉的辛苦。
一水天上远,双松野中高。
一眼望去,只见一汪清水在天边流淌;
两棵松树耸立在荒野之中,直上云霄。
峭壁无樵径,深溪绝渔舠。
峭壁陡峭无法行走,深沟里没有捕鱼的船。
唯应学仙者,麋鹿与游遨。
只有那些修炼成仙的人,才能与麋鹿一起畅游。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首句“伊谁爱兹境,而忘登涉劳”,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这美好环境的热爱之情。这里的“伊谁”可以理解为“何人”,诗人在这里反问,表达了他对这种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忘登涉劳”也可以理解为“忘记攀登的劳累”,表达了诗人欣赏美景时的轻松愉悦之情。
第二句“一水天上远,双松野中高”,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用“一水”和“双松”两个元素来描绘这幅画,其中“一水”指的是一条清澈的河流,“双松”则是指两棵挺拔的松树。这两句诗描绘了河流的遥远和松树的高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威严。
第三句“峭壁无樵径,深溪绝渔舠”进一步描绘了这幅画中的环境。诗人用“峭壁”和“深溪”这两个元素来描绘这幅画,其中“峭壁”指的是陡峭的山壁,“深溪”则是指深邃的河流。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寂静、荒凉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原始之美。
尾韵:“唯应学仙者,麋鹿与游遨。”最后一句诗人用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修仙者的向往。诗人认为,只有那些修炼成仙的人,才能像麋鹿一样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畅游,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