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列岫白云西,江上晴林直与齐。
落日欲分山上下,秋声不隔树高低。
浔阳旧宅陶潜住,天际归舟谢朓题。
我亦爱君泉石好,携家便拟结幽栖。
【题解】此诗写秋日的山水景色,并抒发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注释】峥嵘:形容山势高峻的样子。西:向西方。江上晴林:指江上的晴空下树木苍翠欲滴。陶潜:指东晋诗人陶潜,字渊明,后人称其为“五柳先生”,曾隐居田园,世称“五柳先生”。浔阳:地名,在今湖北省黄州西南。归舟:指谢朓(tiáo)的船,谢朓是南朝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曾任宣城太守。归舟:即辞官归隐的船。结幽栖:指结庐居住于山林中。
【译文】
高耸入云的山峰像列队一般耸立在西边,江面上晴朗的天空与树木一样苍翠。落日的余晖映照山巅树梢,秋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高低起伏的树林之间,仿佛有秋声穿过。昔日浔阳旧宅曾是东晋诗人陶潜隐居之地;而今日我乘着谢朓的归舟,也准备辞官归隐。我也很喜爱你泉边石上的美景,带着家人一同到那里去定居吧。
【赏析】
首联“峥嵘列岫白云西,江上晴林直与齐”,描绘出一幅高耸入云的青山和一条清澈见底的江流相依相伴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欣赏自然风景的情感。
颔联“落日欲分山上下,秋声不隔树高低”,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景象,以及秋天的风声通过树叶传来,似乎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歌声。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颈联“浔阳旧宅陶潜住,天际归舟谢朓题”,提到了曾经隐居在浔阳的人——陶潜和谢朓,他们都是古代杰出的文人骚客。这里用他们的名字来代表他们的文化成就,同时也表明了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之美,而非个人得失。
尾联“我亦爱君泉石好,携家便拟结幽栖”,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他愿意带着家人一起隐居于美丽的泉石之中,享受宁静的生活。这两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赏,也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