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策西风木叶稀,故乡何处雁南飞。
岷峨万里秋江落,淮海维扬独客归。
铁瓮待潮雇晓渡,金盘压酒浣征衣。
高楼明月如相忆,一发秦稽锁翠微。
【译文】
秋风萧瑟,落叶满地,故乡的雁群也飞向南方去了。岷峨万里的秋江中,只有淮海和扬州的我独自归去。铁瓮城下等待潮水涨时雇船渡江,金盘中盛着美酒洗涤征衣。高楼上明月照耀着我,你也会思念这秦稽山吗?一发秦稽山,锁青山翠微。
【注释】
策策:秋风阵阵,落叶纷纷。
西风木叶稀:秋风萧瑟,树叶飘零。
故乡何处:故乡在何处?
雁南飞:北雁南翔,比喻游子怀念自己的故乡。
岷峨:即岷山峨眉山,位于今四川西部。
江落:江水奔流。
淮海:指淮河与大海。
维扬:扬州,古称广陵、江都,今属江苏。
铁瓮:古城堡名,在今安徽合肥附近。
晓渡:天未亮时乘船过江。
金盘压酒浣征衣:用金盆盛着酒用来洗去征途中的衣服上的污垢。
秦稽:秦淮,又称“淮阴”、“淮浦”,秦淮河入长江处,故址在今南京市东。
锁翠微:把翠微山锁定。
【赏析】
此诗是送别之作,朱叔英将归扬州,而诗人却滞留南京(当时为行在)。全诗写景抒怀,情景交融,情深意长。
首联先写景,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时节。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是一幅深秋的画卷;大雁正向南飞翔,这是一首思乡的悲歌。“策策西风木叶稀”一句中的“西风”二字,既切时令,又见天气之冷;“木叶稀”三字,既写眼前景色,又含惜别之情。“故乡何处雁南飞”两句,以大雁南飞反衬自己北归,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和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惋惜之情。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意味。
颔联写送别的场景。岷峨万里的秋江里,只有淮海和扬州的我一人独归。“江落”一词写出了江面的宽阔无边,波涛滚滚,江面之上没有一只船只。“淮海维扬独客归”一句,既表明了诗人身居他乡的孤独处境,又流露出对自己即将归去的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唯”字突出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唯”字又暗示了诗人归途的艰难。
颈联描写诗人在渡口的情景,并暗寓了诗人的羁旅之苦。诗人登上铁瓮城准备渡江,却发现天刚破晓,江上没有渡船。于是他不得不雇人摆渡。“晓渡”二字既写时间之早,又写旅途之艰险。“金盘压酒”一句,既写旅途之辛苦,又写诗人的心境之凄迷。“濯征衣”三字既写了渡江后的情形,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尾联写诗人登临秦淮河边的高楼,看到天上明亮的月亮,不由得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好友朱叔英,于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一发秦淮山,锁翠微。”这里的“一发”二字既是虚写又是实写,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极,又表现了诗人对朱叔英的深切怀念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送别之作。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朱叔英即将离去的惋惜之情;通过描述渡江的情景,表达了对朱叔英归家之路的艰辛之苦;通过登临秦淮边观月的情景,表达了对朱叔英的深切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感人,意境深远优美,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