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半拆银烛辉,春愁且莫剪春衣。
下阶立得花阴没,如此月明人未归。

《月下裁衣》

钱宰(元末明初),字子予,一字伯钧,浙江会稽人。元至正间中甲科(即科举考试中了甲等第一名),时称宿儒。洪武初年,征修礼、乐书,授国子助教。后受命订正蔡氏《书传》,书成赐归。有《临安集》。

题于仕女图其一曰《妾心不忆交河冷,手冷难裁金剪刀》。画中仕女,手持金剪刀,面露愁容,似因春寒而心生哀怨。此诗首句“霜落黄梧汉月高”,以景入情,借月色之美衬托出仕女的孤寂与凄凉。

次句“西征对月剪征袍”,则显其孤独之态,月光虽美,然却无法驱散内心的寒冷和忧愁。末两句“下阶立得花阴没,如此月明人未归”,更显其孑然一身之苦,独自站立在花影婆娑之中,月色依旧明亮,然而人却不在身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元代文人诗歌,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女子的内心世界。画面感强烈,诗人通过描绘一幅仕女图,展现了一个女性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从整体来看,诗的开头便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伤的场景。霜降之后,黄梧的月光照耀着整个世界,而主人公则在窗边对着月亮,手中拿着金剪刀,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装做准备。这里,诗人用“汉月高”来象征月亮的高悬和皎洁,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诗中“西征对月剪征袍”一句,更是将画面带入了现实。主人公手持金剪刀,面对着明亮的月光,仿佛是在寻找一种情感上的寄托或是某种精神上的支撑。这里的“西征”二字,既指她所处的位置,也隐含着她内心的孤独和漂泊之感。

“下阶立得花阴没,如此月明人未归”这一句,更是将画面推向高潮。主人公独自一人站在下阶之上,四周是盛开的花朵和斑驳的影子。她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孤独而渺小,似乎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而“如此月明人未归”则进一步强调了她内心的孤寂和无助。

《题李伯时仕女图其一·妾心不忆交河冷,手冷难裁金剪刀》是一首描绘女性内心世界的经典诗作。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成功地展现了一位女子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状态和心理变化。无论是从艺术表现手法还是情感表达角度来看,这首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