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好画江南住,寄与题诗两翰林。
千古高情俱妙绝,至今春树暮云深。
注释:尚书喜欢画江南的景色,寄给我题诗两翰林。千古高情都妙绝,直到春天树木暮云深处。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画中景色抒发感慨之情。首句说尚书好画江南,寄给诗人题诗两翰林。次句写寄来的画中有画,画中有诗,有江南的山水,还有春树暮云。第三句说画中的意境高远,与自己心中的高远境界相一致。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说尽管时过境迁,但那永恒的美好境界却永远留在了心中,令人回味无穷。
尚书好画江南住,寄与题诗两翰林。
千古高情俱妙绝,至今春树暮云深。
注释:尚书喜欢画江南的景色,寄给我题诗两翰林。千古高情都妙绝,直到春天树木暮云深处。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画中景色抒发感慨之情。首句说尚书好画江南,寄给诗人题诗两翰林。次句写寄来的画中有画,画中有诗,有江南的山水,还有春树暮云。第三句说画中的意境高远,与自己心中的高远境界相一致。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说尽管时过境迁,但那永恒的美好境界却永远留在了心中,令人回味无穷。
《题画梅和王山农韵》是一首充满艺术美感的元末明初时期的作品,由著名诗人钱宰所作。下面是对其诗句及翻译、注释和赏析: 1. 诗句原文与翻译: 江南春来白雪烂,落月横参夜将半。 这句表达了春天江南的景象,雪花覆盖大地,月亮高悬,暗示了夜晚将近结束时的宁静。 缟衣绰约如故人,踏飒梨云敧老干。 描述了一位穿着素净衣服的人(可能是作者自己)漫步在梨树下,显得风度翩翩。 北风猎猎天正寒,仿佛风节凭西阑。
《题李伯时仕女图·其一·妾心不忆交河冷,手冷难裁金剪刀》是元明之际著名的诗人钱宰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逐句解析这首诗: 1. 霜落黄梧: - “霜落”描绘了时间已经进入深秋,霜降时节的景象。 - “黄梧”可能指的是梧桐树或者梧桐叶被霜打后的样子,暗示着秋天的凉意和萧瑟。 2. 汉月高: - “汉月”可能指的是汉代时的月亮,也可能是对月光的一种比喻,如月光明亮、皎洁。 -
【译文】 当年我也曾游历过长江两岸,那时的雪霁后千峰矗立。 今天观赏画卷想起往昔游踪,只见万里江山入目清幽。 岷峨山冈曲折伸展,青城山巍峨高耸入云天。 东行至衡州走千里路,五老峰与石城、北固山遥相连接。 冰崖雪壑起伏连绵,日出之时光芒四射。 神光混茫元气浮扬,巨鳌奋起簸动乾坤轴。 云彩烂漫如秋空之云,浩瀚如大海之涛。 又似瑶台银阙在天上,皎洁明亮的月亮照耀夜空。 光辉回照中流江水
燕山八月,秋风劲吹,黄叶满地,秋意正浓。 蕃王朝辞诈马宴,秋天的马儿膘肥体壮,力量十足。 西风猎猎边城戍,秋风吹过边疆,士兵们在守卫着祖国。 小队旌旗打围去,一群骑兵骑着战马向远方疾驰而去。 英姿飒爽思奋扬,他们个个英姿勃发,斗志昂扬。 面如玉盘身倚树,他们的面容英俊,身材高大,宛如玉盘。 金羁朱缨玉腕骝,马匹披着华丽的鞍具,骏马奔腾。 紫貂兜鍪银鼠裘,战士们身着铠甲,头戴紫貂帽
这首诗的原文是: 黄梧井边雁南飞,万里玉关人未归。 孤灯捣练江南妇,霜落空阶臂酸楚。 寒衣何日到关西,敲断秋风石无语。 译文如下: 在黄梧井旁,大雁向南飞翔,而遥远的玉门关里却无人归来。 孤单地在夜晚点着油灯,缝制着北方的寒衣,那是南方的妻子,她的身体已经因为寒冷和思念而变得僵硬和疼痛。 什么时候才能把温暖的衣物送到我的身边?我敲打着秋风的石头,仿佛它能听懂我的心声,但石头只是沉默不语
方壶小隐 方壶之山,上有不死药,可以炼金丹。 注释:方壶,即方壶山,是传说中的仙境。 译文:方壶山上有不死药,可以用来炼制金丹。 赏析:诗中提到了“方壶之山”,这是诗人的家乡。在这首诗中,方壶山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成为了一个仙境。同时,诗人还提到了“不死药”和“金丹”,这是道家修炼成仙的重要药物。 乃在阆风之东、员峤之西,沧海每岸非人寰。 注释:阆风,即阆风山,位于四川奉节县。员峤
龙剑谣题延平剑去图 双龙剑,双飞几今古,乃是莫邪之夫、干将之妇。 龙和剑是一对,双剑一起飞翔了几千年。它们是莫邪的丈夫和干将的妻子。 金铁未流时,大冶交龙虎。 在金属未冶炼之前,大冶炉中交相盘旋着青龙和白虎。 铸得龙泉及太阿,光怪或分终复聚。 炼制出龙泉剑和太阿剑,它们的光辉怪异有时分开有时聚合。 自从丰泽斩秦妖,鸿门翼楚舞。 自从丰泽之战斩杀了秦国的妖怪,鸿门宴上楚霸王舞剑助兴。 三侯歌其雄
以下是对这首诗《山峡图》的逐句释义和译文,包括必要的关键词注释以及最后的赏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大江水落岷峨西:指岷江的水退去,露出了西边的峨眉山。岷江发源于四川,流经成都平原后,向西蜿蜒进入山区。 - 三峡上与浮云齐:指巫峡、瞿塘峡和西陵峡,这三座峡谷的水位在雨季时甚至会与浮动的云朵相齐。三峡是指长江上游的三个峡谷,其中以巫峡最长,瞿塘峡最短。三峡之间,水流湍急,景色壮观。 -
豫让桥 春秋战国时期赵氏义士刺襄子传奇之地 1. 太行西古豫让桥 - 描述豫让桥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 介绍豫让桥在古代桥梁中重要性 - 讲述豫让桥与赵襄子故事关联 2. 马嘶不敢骄 - 叙述马嘶桥名由来及其象征意义 - 探讨马嘶形象对当地文化影响 - 分析马嘶桥在历史上独特地位 3. 黄云暗天雪欲飘 - 描写黄云天气对旅行者影响 - 描述雪景下桥梁景色美 - 探讨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融 4.
【诗句释义】: 云中两烈妇,风节何雄哉。 - 这两句描述了两位女性在战斗中的英勇行为和她们所表现出的高尚气节。 妇姑誓同死,军马倏已来。 - 描述两位女性决定一起牺牲,军队突然来袭的情景。 姑言我死命之遭,尔方年少不得逃。 - 妻子告诉丈夫她面临的死亡情况,而丈夫则表示自己年轻不能逃避。 欲自经,不得索,欲自刎,不得刀。 - 描述两人在绝境中无法使用任何工具自杀。 少妇潜致辞,不用刀与索
《月下裁衣》 钱宰(元末明初),字子予,一字伯钧,浙江会稽人。元至正间中甲科(即科举考试中了甲等第一名),时称宿儒。洪武初年,征修礼、乐书,授国子助教。后受命订正蔡氏《书传》,书成赐归。有《临安集》。 题于仕女图其一曰《妾心不忆交河冷,手冷难裁金剪刀》。画中仕女,手持金剪刀,面露愁容,似因春寒而心生哀怨。此诗首句“霜落黄梧汉月高”,以景入情,借月色之美衬托出仕女的孤寂与凄凉。
梨花落月酒微酣,柳絮春云睡正堪。 梦入长安归未得,觉来不信是江南。 注释:在月色下梨花纷飞,我举杯畅饮,沉醉其中;春天的柳絮随风飘散,仿佛也在沉睡之中。梦中我进入了繁华的长安城,但醒来时却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回到了江南。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寂静的夜晚,独自饮酒赏花的情景。他沉浸在这宁静的氛围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然而,当他突然醒来时,却发现这一切只是一场梦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画蟹”一诗,要求是分析诗句的意境、内容及手法。“江上莼鲈不用思”,意思是说:在江南水乡的生活是不需要思念的;“秋风吹破绿荷衣”,意思是说:秋天的风,把荷叶上的露珠吹散了,荷叶就变成绿色的“衣裳”了;“何妨夜压黄花酒,笑擘霜螯紫蟹肥”,意思是说:为什么不趁着夜晚,压上一杯黄酒,然后开怀畅饮呢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出一幅幽深秀丽的山中图画。首句描写的是画中的“空山”。第二句写画中的“绝壑”,第三句是画中的人物形象。最后一句是对全画的概括。 【答案】 译文: 空山中,高耸的悬崖下,一坞白云犹如海涛。 幽居的人怀抱琴而无处可去,只有松风落耳之声在耳边萧瑟地吹响。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幅幽深秀丽的山水画。首句写空山中,高耸的悬崖下,一坞白云犹如海涛。第二句写画中的“绝壑”
【注释】 过城南田舍:在城南的田舍作客。 鸡鸣大星没,揽衣出衡宇;开门走狗先,巷白行人语。零露濯冲襟,残月澹幽墅;泠然旦气清,逍遥散尘绪。人生天壤间,俯仰成今古;且复耕我田,商歌更何补。 译文: 鸡叫时,北斗星隐没,我披衣走出家门。 推开门就看见狗在前面奔跑,小巷中传来行人的谈笑声。 露珠洒在身上洗涤着我的衣襟,月光映照在幽静的别墅上。 清晨的凉气使我感到精神清爽,摆脱了世俗杂念的束缚。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此诗前两联写蜀中美景,三、四、五、六联写诗人感慨,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 全诗内容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一二句),描写巴、蜀之景,表现其壮丽多姿。第二部分(三四五六七八九)主要抒写诗人对友人的感怀。诗人以“逸气相扶摇”为起兴,赞美友人文才高卓;接着“洒翰骋雄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