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号枯枝,长夜何漫漫。微月出复没,零露凄以漙。
露漙不足悲,严霜为之寒。饥乌下丛薄,猛虎鸣其间。
鬼灯照虚馆,落叶何珊珊。萧萧远征人,载歌《行路难》。
我心增惨戚,岂不思东还。欲济川无梁,中道多阻艰。
弱子病且死,老妻方忧患。明将登前途,念我衣裳单。
斧冰汲涧水,采薪事朝餐。慨彼《下泉》诗,悠然起长叹。
朔风号枯枝,长夜何漫漫。
微月出复没,零露凄以漙。
注释:
朔风:北方的寒风。
号:吹动。
枯枝:枯萎的树枝。
长夜:漫长的夜晚。
漫漫:无边无际的样子。
微月:微弱的月光。
出复没:出现又消失。
零露:露水。
凄以漙:凄凉而又黏稠。
漙(yin):黏稠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边疆的孤独和凄凉的生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第二段:
露漙不足悲,严霜为之寒。
饥乌下丛薄,猛虎鸣其间。
鬼灯照虚馆,落叶何珊珊。
萧萧远征人,载歌《行路难》。
注释:
漙:黏稠。
严霜:严寒的霜。
饿乌:饥饿的乌鸦。
丛薄:草丛或树林密集的地方。
鬼灯:形容月亮的光辉。
虚馆:空荡荡的房子。
萧萧:形容风声。
远征人:远行的人。
《行路难》: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题材,多表达人生艰难、旅途艰辛等主题。
赏析:
这段诗描写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看到荒凉的景象,内心感到凄凉和无助。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三段:
我心增惨戚,岂不思东还。
欲济川无梁,中道多阻艰。
弱子病且死,老妻方忧患。
明将登前途,念我衣裳单。
斧冰汲涧水,采薪事朝餐。
慨彼《下泉》诗,悠然起长叹。
注释:
惨戚:悲伤的样子。
岂:难道。
济川:渡过河流。
梁:桥。
弱子:年幼的儿子。
病且死:生病并且快要死去。
老妻:年迈的妻子。
明将:明君,这里指代未来的君主。
斧冰:用斧头砍开冰层取水。
下泉:《下泉赋》,是一首古代文学作品,描述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感慨。
悠然:平静的样子。
起长叹:发出长叹。
赏析:
这段诗描述了诗人面对家庭困难时的无奈和悲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希望有人能够理解他的苦楚,帮助他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