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如寒食,人烟禁不炊。
袁安谁问死,方朔自啼饥。
野火焦良玉,寒机弃乱丝。
白头将暗眼,更望太平时。
诗句原文:
风尘惊老眼,丘壑保余生。
闭户交游绝,开园种树成。
野阴长似雨,雪意又非晴。
闻说朝京路,泥深哭远行。
注解赏析:
- 除夕:指农历年的最后一天。除夕与寒食同为古代重要的节日,象征着旧岁的结束和新一年的开始,人们通常会有特别的庆祝活动。
- 人烟禁不炊:禁止生火做饭。这里的“炊”指的是生火做饭,而“人烟”则是指居民区或村落里的人口。这句话表达了节日期间的宁静,以及人们遵守规矩、不生火做饭的状态。
- 袁安谁问死,方朔自啼饥:引用了东汉时期的两位历史人物袁安和东方朔的故事。袁安被问及是否愿意死去时,他回答说不愿意;而东方朔则因家中缺乏食物而自诉饥饿。这里用来比喻自己虽无大志但也不想轻易放弃生命,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可能存在的问题,如饥荒等。
- 野火焦良玉,寒机弃乱丝:描述了野外火灾和废弃的杂乱丝线的场景。这两句可能是在描绘节日后的自然景象,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生活的无奈和混乱。
- 白头将暗眼,更望太平时: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白头”可能指自己年纪已高,”暗眼”可能是比喻自己的眼睛不再明亮,”太平时”则是指希望世界能够恢复和平稳定。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在节日后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