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至人日,檐声断复闻。
山头雪待雪,溪上云连云。
牧犊空年老,听鸡过夜分。
平川张逸士,最念久离群。

【注释】

又人日:又逢人日。人日,农历正月初七。

元日至人日: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七。

檐声断复闻:屋檐上的声音时断时续。

山头雪待雪:山上的积雪等了很久才化掉。

溪上云连云:溪面上的云彩连绵不断。

牧犊空年老:放牧的人年岁已老。

听鸡过夜分:听着公鸡报晓叫了很长时间。

平川张逸士:平原上的隐士。张逸士,指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字仲景,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穰东镇)人。

【赏析】

《又人日怀兼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作首句写初到人日之时,屋檐上的声音时断时续;二句写山上的积雪等了很久才化掉;三句写溪面上的云彩连绵不断;四句写放牧的人年岁已老,听着公鸡叫了很长时间;五句写平原上的隐士张仲景,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在《后汉书》中被列为“方技列传”。他著有《伤寒杂病论》。诗最后一句抒发感慨,表达了对友人兼善的思念之情。全诗意脉贯通,情真意切,风格清新俊逸。

李商隐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但他却胸怀壮志,不甘沉沦,渴望建功立业。这首《又人日怀兼善》就体现了他对友情的追求和执着。

第一句“又人日”,交代了时间,即正月初七。这一句看似寻常,实则意味深长。《旧唐书》记载:“(李商隐)登进士第……大中二年(848),以秘书省校书郎召试宏文馆,补太学博士。”而据《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四年》载:“八月壬寅,以门荫授秘书省校书郎。”可见李商隐入仕的时间是在大中二年或八月,也就是人日之后不久。所以,“人日”二字不仅点明了时间,还暗含了一种期待与希冀——希望早日建功立业。

第二句“檐声断复闻”,描写了初到人日之时的情景。屋檐上的声音时断时续,似乎在暗示着世事无常、人心不古。这种景象让人不禁想起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样都是对世事变迁、人心不古的深刻反思。

第三句“山头雪待雪”,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描绘。山头上的积雪等了很久才化掉,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人事的变迁。同时,这也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正如那山头之雪,稍纵即逝,无法挽留。

第四句“溪上云连云”,则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溪面上的云彩连绵不断,仿佛在倾诉着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这里,“连云”二字既形象地描绘了云彩的形态,又暗含着诗人心中的愁绪如云一般缭绕不绝。

第五句“牧犊空年老”,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兼善的思念之情。牧牛的人年岁已老,只能望着天空发呆。这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又展现了对友人兼善的深深怀念。

第六句“听鸡过夜分”,则通过听觉来渲染夜晚的氛围。听着公鸡报晓叫了很长时间,似乎在提醒着诗人已经度过了漫长的一夜。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感怀,又透露出一种对友人兼善的深深眷恋。

第七句“平川张逸士”,则直接点明了题目中的“又人日”与“人日怀”。平川之上,一位隐士张仲景孤独地生活着,他的名字被列在《后汉书》中。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又寄托了对友人兼善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通过对初到人日时的自然景象、人事变迁以及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兼善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意境深远开阔,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