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色依庐阜,潮音接普陀。
江云晴自远,水月夜还多。
鸟为衔花至,龙因问法过。
瓣香瞻仿佛,帆影拂嵯峨。
【注释】
庐阜:安徽舒城西南,有庐山。普陀:山名,在浙江舟山群岛中。江云:长江上浮云。水月:月亮倒影于江水,即“水中月”。瞻:瞻拜。帆影:船帆的阴影。嵯峨:指山峰高耸。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律。诗人登临观音岩,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佛光普照的景象,感慨良多。首句写岩石的颜色,第二三句以潮音、水月来表现景物的幽静。最后三句写自己虔诚礼佛的情景及所见之奇观。
这首诗是诗人登临观音岩时所做。首联写石色依庐山,而其上又有普陀,故有潮音接普陀之意,既写出了山形又写出了声音。颔联写晴日里看到的江上景色。颈联写夜游所见,鸟衔花至,龙因问法过,都表现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尾联写自己礼拜佛祖的情形。
此诗意境清远,语言流畅,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