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木经年岁,空烦匠石寻。
远看千丈势,不借一枝阴。
雨露恩多及,风霜力少任。
终惭松与柏,岁晚在高林。
【注释】
恶木:枯死之树。匠石:木工,木匠。
千丈势:高耸入云的树木。
风霜力少任:风吹、霜打的能力小。任:承受。
惭:惭愧。
【赏析】
这是一首写枯树和松柏之诗。诗人在年老力衰之后,感到世事变化无常,心中抑郁不平,于是借咏枯树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全诗四联,首联写枯树之高大;颔联写枯树之高峻;颈联写枯树之清高;尾联写枯树之孤独。
这首诗通过枯树的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诗人在年老时感到世事变迁,心中郁积不平,于是通过咏叹枯树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全诗以“恶木”开头,然后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描绘枯树的形象。首联写枯树之高大,颔联写枯树之高峻,颈联写枯树之清高,尾联写枯树之孤独。
第一联,“恶木经年岁,空烦匠石寻。”诗人用“恶木”来形容自己,表示自己在世道中遭遇了挫折和不幸,如同被世人所厌恶的“恶木”一样,无人问津。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
第二联,“远看千丈势,不借一枝阴。”诗人通过对枯树高耸入云的形象描写,表现其傲岸的性格。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世态炎凉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得枯树的形象更加生动形象。
第三联,“雨露恩多及,风霜力少任。”诗人通过对风雨的描写,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认知和尊重。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体现了他面对困难时的坚强和勇敢。
最后一句,“终惭松与柏,岁晚在高林。”诗人以松柏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于坚守节操的自豪感。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内心依然保持谦逊和低调的态度。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的自信和骄傲,也反映了他对名利看淡的心态。
这首诗通过对枯树的自比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在世道炎凉中的感慨和坚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