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临风牙齿疏,搔头向日鬓毛枯。
自知老丑成何物,谁唤良工写此图。
藜杖偶从莲社客,角巾遥迓草堂癯。
一丘一壑从吾好,试问仙人著得无。

谢彦昭(1204—1282) 字无逸,号 九华散人。南宋诗人、画家。

《宋诗纪事》卷五○收其诗一卷,有《九华集》。存世作品甚少。有《九华诗集注》本,《四库全书》辑为一卷,《全宋诗》中录其诗一首。

“开口临风牙齿疏”,写自己年纪渐老,发齿疏落。“搔头向日鬓毛枯”写自己头发稀疏,两鬓苍苍。“自知老丑成何物?”写自己的衰老,觉得无趣可取,自惭形秽。“谁唤良工写此图?”写自己觉得衰老,没人愿意画他像。“藜杖偶从莲社客,角巾遥迓草堂癯。”写自己因为年老,拄着藜杖,去参加佛教的莲社聚会,在草堂里迎接那些隐居不仕的人。“一丘一壑从吾好,试问仙人著得无。”写自己喜欢山中的景色,想要画出这样的风景,不知道画仙人能不能画得出。

赏析:

这是一首自题肖像画的七律。

第一句“开口临风牙齿疏”,写自己年纪渐老,发齿疏落。第二句“搔头向日鬓毛枯”,写自己头发稀疏,两鬓苍苍。第三句“自知老丑成何物”,写自己的衰老,觉得无趣可取,自惭形秽。第四句“谁唤良工写此图”,写自己觉得衰老,没人愿意画他像。第五句“藜杖偶从莲社客,角巾遥迓草堂臞”,写自己因为年老,拄着藜杖,去参加佛教的莲社聚会,在草堂里迎接那些隐居不仕的人。第六句“一丘一壑从吾好,试问仙人著得无”,写自己喜欢山中的景色,想要画出这样的风景,不知道画仙人能不能画得出。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描写了自己年老的形象和心境。前半部分通过对自己发齿疏落、鬓毛枯槁、身体衰老等形象的描摹来表现自己对衰老的无奈和悲哀;后半部分则通过写自己拄藜杖到莲社聚会、在草堂里接待隐居不仕的人、喜欢山中的景色、想画出这些景物等行为来表现自己对自然、生活和艺术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