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物物不入口,最想波鳞芼涧蔬。
紫鲤上盘煮白雪,加餐愿看腹中书。
食鱼呈刘河泊
病来物物不入口,最想波鳞芼涧蔬。
紫鲤上盘煮白雪,加餐愿看腹中书。
【注释】
《食鱼呈刘河泊》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冬,当时杜甫在夔州草堂。诗人在夔州漂泊已近三年,生活艰难,身体消瘦,疾病缠身,因此对食物十分挑剔,不敢轻易食用世间的菜肴。此时他正想吃点山珍海味来滋补身体,于是便想到了鲜美可人的紫鲤鱼。《食鱼呈刘河泊》是作者以食鱼为题,表达了自己对食物的喜爱之情。
病来物物不入口,最想波鳞芼涧蔬。(病来:因病而身体不适。物物:指各种食物。不入口:不想吃任何食物。波鳞:即波纹。焯水后,肉片上的白色筋膜像波纹一样清晰可见,故称“波鳞”。芼:用刀切菜或用水洗菜。涧蔬:涧底的蔬菜。)
紫鲤上盘煮白雪,加餐愿看腹中书。(上盘:把鱼放在盘子里。煮:把鱼煮熟。白雪:形容水清得像雪花一样。腹中书:指书中知识。)
赏析:
杜甫身处乱世之中,颠沛流离,生活困顿。这首诗写于他在夔州的时期,通过描写病来之后想吃鱼,以及想象鱼被烹煮的过程,反映了杜甫对美食的喜爱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