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门有一士,被褐恒苦饥。
朝饮南涧流,暮食西山芝。
虽有二顷园,芜秽亦不治。
妻子共寂寞,弹琴咏诗书。
荒林积雪深,古屋炊烟迟。
高卧自有适,何必他人知。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品的思想内涵。此诗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五言古诗,诗人以“蓬门士”自比,表达了自己虽处贫困而志向不移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与无奈。
“蓬门有一士,被褐恒苦饥。”蓬门士,蓬门之士,指贫寒之士。被褐恒苦饥,穿粗布衣常挨饿。蓬门士,即贫士。这两句写出了贫士生活的艰辛,也表明了作者自况的态度:即使生活贫困,仍不改其志。
“朝饮南涧流,暮食西山芝。虽有二顷园,芜秽亦不治。”朝饮南涧流,暮食西山芝。南山多芝草,故称。二顷园,种有两顷土地,但荒废未耕。这两句写了贫士的衣食来源和所居之地,表现了他的清苦。
“妻子共寂寞,弹琴咏诗书。”妻子在一起无所事事,只好弹琴吟诗,以打发时光。妻子一起,则说明家境贫穷。妻子一起弹琴吟诗,也表明了作者清高孤傲的性格。
“荒林积雪深,古屋炊烟迟。”“荒林”点明居处荒凉,“积雪深”点明时间寒冷,“炊烟迟”点明居人稀少。这几句写出了贫士居处的荒僻、环境的恶劣以及居人很少,表现了诗人的清高孤傲。
“高卧自有适,何必他人知。”高卧自有适,指自己能怡然自得,不受外界干扰。何必他人知,不必别人知道,自己安适就好。这两句写诗人的高洁自守,表现了诗人不慕名利、不求闻达的高尚品质。
【答案】
译文
我居住在简陋的茅屋中,经常忍饥挨饿,过着艰苦的生活。每天早晨,我到南边的溪水中去取水,晚上则到西山采些山珍来充饥。虽然家中有两顷良田,却因无人耕种而荒芜不堪。妻子儿女都在家中闲着无事可干,只好弹琴吟诗消磨时光。在荒凉的山林里,只有那厚厚的积雪,在寒风中摇曳;在古老的屋檐下,炊烟缓缓升起,显得十分稀薄。我悠闲地躺在草庐之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样的快乐又何必要让外人知晓呢?赏析
这是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通过描写贫士的生活状况和心态,表现了自己志向高洁、不慕荣利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质朴平实,感情真挚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