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隐丛篁,石径逶迤碧藓荒。夹道松枝低拂幰,苍凉,清露沾衣湿不妨。
缓步上回廊,老衲相邀入竹房。旋汲山泉供茗碗,悠扬,风送闲云下石床。
南乡子·夏日游竹隐寺
古寺隐丛篁,石径逶迤碧藓荒。夹道松枝低拂幰,苍凉,清露沾衣湿不妨。
缓步上回廊,老衲相邀入竹房。旋汲山泉供茗碗,悠扬,风送闲云下石床。
注释:
- 南乡子:词牌名,唐教坊曲有《南乡子》,又名《贺圣朝》。
- 夏日游竹隐寺:夏天的时候去竹隐寺游玩。
- 隐丛篁:隐在丛林中。
- 逶迤:曲折蜿蜒貌。
- 碧藓:青苔。
- 苍凉:形容景色或心情的凄凉、悲凉。
- 清露沾衣湿不妨:清露打湿了衣裳也不觉得寒冷。
- 回廊:廊内四周墙壁。
- 老衲:对和尚的敬称。
- 竹房:用竹子建造的房屋,这里指寺庙中的禅房。
- 汲:汲取。
- 悠扬:声音舒缓而高远,形容音乐声等非常美妙动听。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游竹隐寺的词。整首词以描绘景物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古寺隐丛篁,石径逶迤碧藓荒。”开篇便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寺庙隐藏在丛林之中,石径曲折蜿蜒,青苔覆盖着道路两旁的树木。这里的“古寺”、“丛篁”、“石径”、“碧藓”都是对环境的细致描绘,通过这些词语的运用,使得整个画面显得宁静而美丽。
“夹道松枝低拂幰,苍凉,清露沾衣湿不妨。”接着又描写了寺庙周围的松树,它们低垂的枝叶轻轻地拂过车帷,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而当清露打湿了衣裳时,词人却并不感到寒冷,反而觉得这是一种享受。这里的“苍凉”一词,既表现了环境的气氛,也体现了词人的心境。
“缓步上回廊,老衲相邀入竹房。”词人缓步走上回廊,遇到了一位和尚,他热情地邀请词人进入竹房。这里的“老衲”是对和尚的敬称,而“相邀入竹房”则表现了和尚的热情好客。
“旋汲山泉供茗碗,悠扬,风送闲云下石床。”词人被邀请到竹房后,和尚为他准备了山泉水来煮茶,香气四溢,令人心旷神怡。同时,还有风吹动的白云从石床上轻轻飘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一个宁静、美丽的夏日午后展现在读者面前。词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使得这首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