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头矶下征帆发,鱼腹书传逝水沉。
摛赋三秋堪寄兴,定交千里见知音。
庙廊自合经纶远,冠冕谁当雨露深。
上应文昌燕赵地,朝端抗疏几年心。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首先通读理解全诗,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然后逐句逐字分析,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思想情感和手法特点等。

“鳌头矶下征帆发”,鳌头矶:位于今江苏南京市江面上的一处矶头,这里指南京城北长江边的一处矶头。征帆:指远行者乘船出发时的帆船。这句说:我乘着出征的船只,正从南京城的北面出发,向着北方的京城进发。“鱼腹书传逝水沉”,鱼腹书:比喻书信。逝水:流水。鱼腹书,即鱼腹中藏有书信,喻指书信往来频繁。逝水沉,意谓书信如同流水般逝去而沉没。这句说:我在南京城北长江边的一处矶头,乘着出征的船只,正准备启程北上,去向京师进献我的文章。“摛赋三秋堪寄兴,定交千里见知音”,摛(chī):文彩飞扬的样子。三秋:指秋季,这里借指南宋时期。这两句是说:我正在用文采飞扬的文章来抒发我的志向,并且通过与友人结为知己,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庙廊自合经纶远,冠冕谁当雨露深”,庙廊:古代指朝廷或官府。经纶:原指整理丝线,后泛指处理政事。冠冕:古代礼帽,此处指代官职。雨露:原指恩泽,这里是比喻皇帝的恩宠、提拔。这两句是说:我应当到朝廷去,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至于得到皇帝赏识,荣登仕途,那是别人的事情。“上应文昌燕赵地,朝端抗疏几年心”,文昌:星名,传说主管文事,这里借指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苏轼。燕赵:战国时赵国的别称。这句说:在南宋朝京的途中,我遥想当年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曾在燕赵之地大展才华。朝端:朝廷之上,这里指朝廷。抗疏:直言上书。这两句是说:我在朝廷上,也曾上书皇帝,希望能够受到重用,为国家效力。“赏析”中可以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综合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译文:我乘着出征的船只,正要启程北上,去向京师进献我的文章。我用文采飞扬的文章来抒发我的志向,并且通过与友人结为知己,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应当到朝廷去,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至于得到皇帝赏识,荣登仕途,那是别人的事情。我在朝廷上,也曾上书皇帝,希望能够受到重用,为国家效力。

注释:①鳌头矶:位于今江苏南京市江面上的一处矶头②征帆:指远行者乘船出发时的帆船③鱼腹书:比喻书信④逝水:流水⑤摛(chī)赋:文采飞扬的样子⑥三秋:秋季⑦庙廊:古代指朝廷或官府⑧经纶:原指整理丝线,后泛指处理政事⑨冠冕:古代礼帽,此处指代官职⑩雨露:原指恩泽,这里是比喻皇帝的恩宠、提拔⑪上应文昌:遥想当年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⑫燕赵:战国时赵国的别称⑬朝端:朝廷之上⑭抗疏:直言上书⑮赏析: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向往与无奈之情,同时反映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