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陵一片石,磊落碧云端。
寒烟积不散,玉露拂琅玕。
大泽既旷莽,羊裘讵耐寒。
幸有如钩月,千年耐尔看。
【注释】
钓台:指严光垂钓的地方。石:指钓台的石头。磊落:高耸的样子。碧云:碧绿的天空。寒烟:指秋夜的烟霭。积不散,凝结而不动。玉露:晶莹的露水,指秋露。拂:吹拭。琅玕:一种美玉,这里泛指玉石一类的珍宝。大泽:指广阔的原野,这里比喻广阔的天地。旷莽:空旷无际的样子。羊裘:羊皮袍子,是贫苦百姓穿的衣服。讵(jù):岂,表示反问的语气。耐:忍受得住。幸:幸亏。钩月:弯月如钩。看:欣赏。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钓台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感慨。
开头两句:“严陵一片石,磊落碧云端。”写钓鱼台的地势地貌,突出其巍峨挺拔、高耸入云的特点。“磊落”二字形容山势高峻陡峭、突兀挺拔;“碧云”二字则形容山色青翠欲滴,与蓝天相接。这两句既描写了钓鱼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又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叹。
接下来两句:“寒烟积不散,玉露拂琅玕。”诗人以景衬情,通过描写秋夜的烟霭和露珠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之情。“寒烟积不散”,描绘出一幅秋夜宁静的景象;“玉露拂琅玕”,则将露珠比作晶莹剔透的美玉,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大泽既旷莽,羊裘讵耐寒?”这两句诗人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困苦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大泽既旷莽”,指的是广阔的原野没有遮拦,象征着人生的艰难险阻;“羊裘讵耐寒”则意味着穿着破旧的羊皮袍子也抵挡不住寒冷,暗示着生活的艰辛。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和抱怨,又流露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
最后两句:“幸有如钩月,千年耐尔看。”诗人以景结情,通过对月亮的形象描绘来表达自己的豁达和乐观。“如钩月”指的是弯月如钩的形状,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希望。“千年耐尔看”则表示即使历经千年岁月的变迁,这个月钩依然能够陪伴着人们度过每一个夜晚,给人以慰藉和力量。这两句诗既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又表现了他对生活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境遇的反思;既有对现实困境的不满和抱怨,也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