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芳邻,自怜一别还如雨。看云愁绪,隔个江天树。
佳句曾题,小楷红笺处。频看取,相思难据,一瞬情千缕。
【译文】
十年的邻居,自怜一别还如雨水。看到云,愁绪满心,隔着江天树。
佳句曾经题在红笺上。频频看取,相思难据,瞬间情千缕。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越山青”、“小梅花”等。双调一百零八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两结拍三平韵一叠韵。
次沈素嘉韵:以韵脚相合来押韵。
十载芳邻,自怜一别还如雨。看云愁绪,隔个江天树。
佳句曾题,小楷红笺处。频看取,相思难据,一瞬情千缕。
【译文】
十年的邻居,自怜一别还如雨水。看到云,愁绪满心,隔着江天树。
佳句曾经题在红笺上。频频看取,相思难据,瞬间情千缕。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越山青”、“小梅花”等。双调一百零八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两结拍三平韵一叠韵。
次沈素嘉韵:以韵脚相合来押韵。
【译文】 十年的邻居,自怜一别还如雨水。看到云,愁绪满心,隔着江天树。 佳句曾经题在红笺上。频频看取,相思难据,瞬间情千缕。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越山青”、“小梅花”等。双调一百零八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两结拍三平韵一叠韵。 次沈素嘉韵:以韵脚相合来押韵。
庞蕙(字纫芳,一字小畹)是明代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一个名字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她以独特的才情和高洁的品格,为后世传唱。她的生平与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诗歌的宝库,也为我们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与情感提供了珍贵的视角。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明代诗歌文化的朋友来说,庞蕙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研究课题
点绛唇 愁逐春来,那知愁蚤春还蚤。 一天烟草。 只有愁来道。 花落无多,不用东风扫。 留阶好。 玉颜谁保。 一夕枝枝老。 注释:愁绪随着春天的到来而产生,但谁知道愁绪来得这么早呢?一天的烟雨中,只有愁绪在流淌。花儿凋零得不多,用不着东风去扫荡它们。请留下台阶吧,我美丽的容颜谁来保全啊!一夜之间,枝枝都变老了。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首二句写愁随春到。“愁”字,是这首词的关键词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张炎的《点绛唇·素馨花灯》的原文: 素馨花灯 忙杀珠娘,未开已上花田渡。 - 注释: 素馨花灯 - 描述一种花朵的灯光效果。忙杀珠娘 - 形容灯光明亮得让人眼花缭乱,甚至比女子还要忙碌。未开已上花田渡 - 指这种灯火在还未绽放时就已照亮了花田的小路。 鬓边分取。 灯作玲珑去。 - 注释: 鬓边分取 - 用来形容灯光映在人的发间,如同分割开来一般。灯作玲珑去 -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淡红梅:词牌名,又名《梅花落》《玉楼春》。此为唐教坊曲调,后用为词牌,又名《梅花引》《红梅引》《红梅香慢》等。 【赏析】 “淡红梅”是一首咏物词,写的是一株三岁大的梅花。 上片起二句写梅的外在形态。“背有微红,绛桃一半为根蒂。”绛桃即红花,这里指梅花。作者以花为友,把梅花当作朋友一样来描写。这两句写出了梅花的娇艳可爱和与众不同的傲雪凌霜的品格。 下片三、四句承上启下
【注释】: 看杀春山,翠眉何必长如许。 黛边烟雨,莫使人描取。掩映高楼,花缺偏窥汝。 斑枝树。 令栽无数。 遮尽芙蓉路。 【赏析】: 《点绛唇·其二》是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全词通过描绘春山、烟雨、高楼、花枝等意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看到“看杀春山,翠眉何必长如许”,这是对春天景色的赞美。春山如画
【注释】: 点绛唇 其一分付东风,卷愁西向秦天去。 瓮翁香乳,旧解貂衣处。 那日花开,持取歌金缕。 鞍难驻。 泪和红雨。 半湿关门树。 【赏析】: 此词写一位女子思念远行丈夫的情怀。上片写她送别丈夫后的心情。下片写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词以女子的口吻写来,语浅情深,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赏析】 《点绛唇·闻笛》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一首词。上片写笛声,下片写听者情思。全词以“闻笛”为题,通过描写听笛时所见所闻,表现词人为笛声牵惹起的相思之情。 此词上片开头两句写景:“烟霭全收,远空一色青如削。”这两句是说:天空中云彩完全消失,远方的天空一片青色,如同刀削一般。这两句是写远景,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接着“笛声依约。”一句,词人的视线又转向了近景:远处传来笛声,隐隐约约,飘渺不定
日瘦风轻,小春天气如春乐。 梅花开了,香满珠帘箔。 橘绿橙黄,只道冰霜恶。 人不觉。 明朝上苑,花底张油幕。 【译文】 春日里,天气渐暖,阳光明媚,微风轻柔。小春的日子如同春天一样令人愉悦。 梅花盛开,香气弥漫在珠帘和窗户之间。 橘树和橙树的叶子已经变黄,人们以为寒冷的冬季还没有结束。 人们没有意识到,明天上苑中将会有一场盛大的花会,人们在花下铺着油布。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日瘦风轻
春色朝朝,闲花遍野愁春树。 注释:春天的景色每天都是如此,花儿漫山遍野都是,让人感到忧愁。 欲寻知故,满地王孙路。 注释:我想找到那熟悉的人,但是到处都是贵族子弟的路。 堪恨萋萋,一径和烟住。 注释:我非常痛恨那遍地的花,它们一直延伸到烟雾里。 青无数。 连天朝暮。 寂寞将愁付。 注释:青草很多,天空与大地相连。我在寂寞中把我的愁绪都寄托给了这些青草。 赏析:此词写景,以春色、花草、道路
诗句释义 - "翠被葡萄,轻笼金鸭香烟重":描述了一个场景,其中“翠被”可能是某种华丽的布料或装饰,而“葡萄”和“金鸭”则可能指的是床上的装饰物。这里的“香烟重”意味着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气。 - "梅花影动":描绘了一幅梅花在微弱光线下摇曳的影子,暗示了一种静态的美。 - "小阁寒宵共":表示在寒冷的夜晚,与爱人在小阁楼中相伴。 - "到得而今,无计凰求凤":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失落
点绛唇·旅赠 旅馆黄昏,檠灯襆被钟声悄。心烟缥缈。只是随郎袅。 眉语低时,暗计行程早。如何好。画眉虽巧。五日张京兆。 注释:在旅馆的夜晚,昏昏暗暗只有一盏微弱的油灯发出光亮,听到窗外传来的时钟的声音轻轻的响起。心中仿佛有烟雾般的情思飘渺不定,似乎随时都会随着你而去。你总是默默地为我准备着行李和被子,让我在旅途中不会感到孤独和寒冷。每当我看到你为我细心地整理着行装,心里就充满了对你的感激和思念。
【诗句】 送秦文仲博士还三沙 东望大瀛海,影落扶桑弓。 三洲直如矢,正射三山中。 三山负晓日,晓日波浪红。 仙人不骑鹤,所适多御风。 秦君家三洲,长与仙人通。 即之不可见,忽尔能相面。 翩翩头上巾,举举尘中扇。 高谈清溽暑,知子不贫贱。 闲居寡良俦,有酒不自荐。 此日亦足醉,况得邦之彦。 小醉须解酲,大醉不用醒。 平生慎许可,只有一刘伶。 【译文】 送你回三沙(今属浙江省宁波市)
这首诗由四部分组成,每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背景。 1. 堂下生旅藜,堂上秋风起: - 藜科:藜草,一种常见的植物。在这里,“堂下”和“堂上”可能指的是两种不同的环境或位置,而“旅藜”则表示这种植物在两种环境中都生存着。 - 秋风起:秋天的到来。这里的“秋风”象征着变化、凋零和结束,与“堂上秋风起”相呼应,暗示了一种自然循环和生命的终结。 2. 藜生何重重,秋风落无子: - 藜科:同上
【解析】 此诗为题赠松石轩,是作者自作自题。“苍松郁郁”二句写松的气势与环境,表现了高士隐逸生活的情趣。“虎魄凝流千岁少,羊群分跪一拳多。”写山石之奇特,暗用“虎狼之势,羊羔之态”形容。最后两句说主人以名轩相赠,表明志趣高雅,不慕荣利,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劝勉。 【答案】 ①“苍松郁郁石嵯峨”,苍松高大挺拔,枝叶繁茂,青绿如玉;石头巍峨耸立,峥嵘峻拔,青灰似玉。“上下因依有女萝”
《送李汝学还上党》是明代诗人顾圣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歌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倾盖同为客:两人因为某种原因成为了朋友,现在又因为分别而感到不舍。 2. 携樽复送君:带着酒壶再次送别友人,表达了诗人对李汝学的不舍之情。 3. 悲凉谁作赋:这种离别的场景让谁能不感到悲伤,从而创作出悲凉的诗文。 4. 南北此离群:形容这次分别意味着与好友从此天各一方。 5. 坂没羊肠雪
【注释】 客夜:客居他乡的夜晚。 碧梧:青绿的梧桐树。 玉籁:玉制的管乐器,此处指笛子。 关河:代指家乡。 十年:十年之间。 鼓角:古代军中用以发号施令、报时、行乐的器具。 周裤:古代贫士所穿的粗布衣服。 黑貂裘:用黑貂毛织成的皮衣。 【译文】 客居异乡的夜晚,露水滋润着翠绿的梧桐叶。秋风送来阵阵笛声,如泣如诉。今夜客居异乡,不禁想起十年来的时光。听到军号和战鼓声,想起了新近死去的战友
【注释】 滦河:今属河北省,流经北京。 还国世还淳:指唐朝。 职贡:古代称一国向另一国进献土产、特产、方物等为“贡”,以“贡”与“使”对举,谓使臣。梯航:船。 珠树木难炎土:指珍珠树。炎土:炎热的地区。 紫驼黄鼠:指西域特产的马,紫是马毛色,黄色是马毛色。朔方:北方地区。珍:贵重的东西。 雕题火老:指南越人。锼金珥:刻镂金属耳饰。漆齿酋王:指吐蕃王,即吐蕃王统辖的部落首领或国王。冠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