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能爱客,老衲每来寻。
况有同心侣,相偕彻夜吟。
异乡消积恨,明月助清音。
何必求仙去,花源此地深。

【注释】

希焦:唐代诗人,名不详。老衲:僧人自称。同心侣:志趣相投的朋友。

消:消除。

求仙去:追求神仙长生不老之术。

花源:指隐逸山林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诸公在希焦二师的书房中吟诗作乐的记录。诗中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相聚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山水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弟兄能爱客,老衲每来寻”,点明此次聚会的主题是诗歌交流,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尊重和喜爱。“弟兄”一词既指朋友,又隐含了同道中人的意味,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高度赞扬。“老衲”则是指僧人,此处用以自谦,表明自己是俗人,但并不妨碍结交朋友,体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这句诗通过“爱客”、“寻”等词汇,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第二句“况有同心侣,相偕彻夜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相聚的情景。“同心侣”指的是志趣相投的朋友,强调了彼此之间的默契和理解。而“相偕彻夜吟”则描绘了他们共同吟诵诗歌、畅谈人生的场景,体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这句诗通过描绘具体的活动,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们相聚时的欢乐和充实。

第三句“异乡消积恨,明月助清音”,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思念故乡、感叹世事沧桑的情感。“异乡”即他乡,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异地。“消积恨”则是指消除心中的烦恼和怨恨。“明月助清音”则是指明亮的月光为诗歌增添了清新的韵味,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这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表达了他对故乡和生活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第四句“何必求仙去,花源此地深”,则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个人追求的体现。“何须”即不必,表示不需要过分追求。“求仙去”则是指追求神仙长生不老之术,这是许多文人墨客常常追求的目标。而“花源”则指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观,是古人常向往的隐逸之所。这里的花源指的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是一个充满美丽风景和诗意生活的地方。诗人在这里表达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花源。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相聚、吟诗作乐的场景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山水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流畅,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