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贫方彻骨,塔尚以金名。
采蕨扶云出,寻诗踏月行。
断碑看字影,驯虎听经声。
我到家常饭,因留太古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态度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全诗主旨来分析。“人贫方彻骨,塔尚以金名。采蕨扶云出,寻诗踏月行”是第一首的后四句。意思是说:人穷到极点才会心寒彻骨,而这座塔却还被叫做金塔。为了采蕨菜而扶起乌云;在月光下追寻着诗句;在塔上寻找着经文的回音。“断碑看字影,驯虎听经声”是第二首的后四句。大意是:我来到寺中,看到一块残碑,上面依稀可见文字,便停下来仔细观看;寺内还有一头老虎,它似乎在倾听佛经的声音,静静地伏在那里。

【答案】

示例:

题金塔(其一)

人贫方彻骨,塔尚以金名。

采蕨扶云出,寻诗踏月行。

注释:

①“彻骨”,深入骨髓,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②“金塔”,指寺庙里的钟楼,因为古代寺庙中的大钟用金属制成而得名。

译文:

我贫穷到了极点,连骨头都感觉到了寒冷,但是这座金塔仍然被命名为“金塔”。我为了采摘蕨菜,竟然攀援到云层之上;我在月光下寻找诗句,行走在月亮之下。

赏析:

首二句写自己穷困潦倒,身无分文,但那座塔却因用金属铸成而被称作金塔。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自己与塔的境遇差异,同时暗示了他对这金塔的向往之情。

第三、四句写诗人在寺中所见所闻。他来到寺中,发现一块残破的石碑,上面刻有模糊的文字,于是他就坐下来仔细地观察和揣摩。同时,他注意到了寺内的一头老虎,它在静静聆听着经堂里传来的佛经之声,显得异常安静。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而且也使读者对这首诗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第五、六句写诗人在塔上的观感。他登上塔顶,俯瞰整个寺庙,只见一片寂静。他仿佛听到了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那是一首古老的歌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首古歌谣在诗人的心中引起了共鸣,使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