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瞻皆欲拜,即我亦难亲。
鹤语犹妨闹,雪来不厌频。
枝危如接世,根拙似嫌人。
转厌冰将解,群芳共一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同孤松》。下面是对每一句的分析:
- 与孤松(注释):这是诗的首句,直接点明了主题。
- 仰瞻皆欲拜(注释):表达了诗人仰望孤松时的敬意和崇拜之情。
- 即我亦难亲(注释):诗人自问,即使自己再怎么亲近也难以接近孤松。
- 鹤语犹妨闹(注释):以鹤为比喻,形容孤松的声音虽然不扰人,但仍然让人感到有些突兀。
- 雪来不厌频(注释):描述了雪的到来并不让人厌烦,反而增添了几分雅致。
- 枝危如接世(注释):描绘了孤松的枝干高耸直入天际,好像要接触到世间的纷扰。
- 根拙似嫌人(注释):形容孤松的根部虽然粗大,但给人一种笨拙的感觉,似乎与人间有别。
- 转厌冰将解(注释):诗人转而感叹,随着冰雪的消融,春天的到来也让人心生厌烦。
- 群芳共一春(注释):最后一句,表达了春天到来时,百花齐放的景象,与孤松下的孤独景象形成了对比。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孤松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孤松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界万物更迭变化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孤松的不同方面进行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孤独、自然以及季节变迁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