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遗老即留连,病骨支离不记年。
但有心胸还宇宙,更无眼目借人天。
石头几度分乡思,春色何曾到客边。
扶杖登楼闲一望,南山如旧涕空涟。
【诗句释义】
丁亥年元旦,我尝试着写诗。
每逢见到那些年迈的遗老,我总是留恋不已,他们的身体已经支离破碎,无法记住自己的年龄了。
尽管我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包容宇宙,但却没有眼目去欣赏人世间的美好。
石头多次让我思念家乡,春天的气息从未到达我的客居之处。
我扶着拐杖登上高楼,随意望一眼远方的风景,南山仿佛还是当年的模样,然而我却已泪流满面。
【译文】
在丁亥年的新年开始时,我尝试着写下一首诗。
每次遇到那些年事已高的老者,我总是依依不舍,他们身体衰败,已记不清自己的年龄。
我有广阔的胸襟可以包容整个宇宙,但我却无法用眼睛去欣赏人世间的美好事物。
石头多次勾起我对故乡的回忆,而春天的气息从未能到达我的客居之地。
我扶着拐杖登上高楼,随便地望向远方,南山依旧如旧,然而我却已是满眼泪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丁亥年新年时写的一首试笔之作。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那些年事已高的老者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世事的深深思索。
首联“每逢遗老即留连,病骨支离不记年。”,诗人在新的一年里,遇见了一些年纪较大的老人,他们虽然身体已经衰败不堪,但是仍然留在他的身边,这让诗人感到深深的留恋。诗人用“病骨支离”来描绘这些老人的身体状况,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生活境遇的艰难与困苦。
颔联“但有心胸还宇宙,更无眼目借人天。”,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他认为,尽管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可以包容整个世界,但他却没有能力去欣赏人世间的美好。这里的“心胸”和“眼目”分别代表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需求,他渴望拥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财富,以便更好地生活和享受生活。
颈联“石头几度分乡思,春色何曾到客边。”,这里诗人通过“石头”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他认为,即使春天的气息从未能到达他的客居之地,但是他依然会时常想起家乡的美好。这里的“石头”象征着家乡的土地和山川,而“春色”则代表着家乡的美丽景色。
尾联“扶杖登楼闲一望,南山如旧涕空涟。”,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句,诗人再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尽管他已经年老体弱,但是他依然会扶着拐杖站在楼上眺望远方,希望能找到家乡的影子。然而,当他看到南山依然如同过去一样的时候,他却已经泪流满面了。这里的”南山”象征着家乡,而”涕空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