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啼不为人,声声催速老。
雪飞不为人,点点伤怀抱。
总予自心伤,遇物无一好。
【解析】
1.偶成二首:是诗人在偶然之间写成的两首诗。“偶”指偶然、无意,“成”指完成、写成。
2.乌啼不为人:乌啼,即乌鸦叫。乌啼不为人,指乌鸦叫声不是为人们所喜爱听的。声声催速老:乌鸦叫声不停地催促人衰老。
3.雪飞不为人:雪飞舞时,不是为了人来观赏的。点点伤怀抱:雪花飘落,却像是有感情地伤害着人的心怀。
4.总予自心伤:总是让我内心感到忧伤。遇物无一好:遇到的事物没有一个是好的。
【答案】
译文:
我无心欣赏那乌鸦的哀鸣,它的声音不停地催促我变老。
我无心欣赏那纷飞的雪花,它仿佛在用一种方式伤害我的心怀。
我总是让内心的伤感无法消解,面对眼前的一切都觉得没有一件是好的。
赏析:
这是两首写景抒情的小诗,作者通过写自己对乌鸦叫声和飞雪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首联两句以鸟声、飞雪起兴,点明诗人因鸟语而感伤,因飞雪而悲愁。鸟语本是天籁,本应让人感到喜悦。可是诗人却不这样想,因为“乌啼”声声催促他“速老”。这里,诗人将乌鸦叫声拟人化,说成是有意要催走自己的青春年华,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啊!“乌啼”与“声声”“催速”三个词语,把鸟儿啼叫之声写得如此凄凉,使读者也能感受到乌鸦叫声的刺耳与难听;同时,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悲哀。诗人又由鸟语而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乌啼不为人。”接着又由鸟语而想到飞花似雪的飘落:“雪飞不为人。”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鸟语和飞雪,实际上是写自己的心绪。“声声”与“点点”,一个强调鸟啼声音的连绵不断和凄切动人,一个强调飞絮飘零的细碎纷繁和纷乱迷离,两个词虽然不同,但都传达出鸟语与飞雪带给人们的压抑感。诗人由鸟语和飞雪而引起的内心伤感和苦闷,正是由于他心中有着难以解脱的忧愁。
颔联两句紧承上句而来,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因“鸟啼”和“雪飞”而产生的内心伤感。“乌啼”之声不断地传来,使他的心情更加沉重;“雪飞”之态不断地变幻,使他的心灵更加烦乱。“总予自心伤”,诗人说自己的内心已经受到损伤了。“自”字表明这种损伤是自己造成的,而不是别人加给的;“予”字表明这种损伤是由自己承受的,而不是别人承受的。“遇物无一好”一句,则直接表明自己的心境。诗人说,无论是什么事物,都没有一样是令他喜欢的。这既是对自己的否定,也是对现实的否定。诗人之所以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他对现实生活充满了失望和不满,所以当他看到一切事物都无法引起他的兴致时,就会产生这种情绪。
诗人以鸟语和飞雪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借鸟语和飞雪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既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又含蓄蕴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