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欲使熊蛰父为司马,熊蛰父辞。宋王谓杞离曰:“薄诸乎?吾将以为太宰。”杞离曰:”臣请试之。”旦日之熊蛰父氏,不遇,遇其仆于逵,为道王之意。其仆曰:“小人不能知也,然尝闻之,南海之岛人食蛇,北游于中国,腊蛇以为粮。之齐,齐人馆之厚,客喜,侑主人以文镻之修,主人吐舌而走,客弗喻,为其薄也。戒皂臣求王虺以致之。今王与大夫无亦犹是与?”杞离惭而退。

译文:

宋王想任命熊蛰父做司马,但熊蛰父推辞了。宋王对杞离说:“你试试熊蛰父吧?我打算让他担任太宰。”杞离说:“请让我试试看。”第二天去拜访熊蛰父,没有遇到他,却在大路上遇到了他的仆人,向他传达了宋王的意思。他的仆人说:“小人不知道这些事,但曾听说过,南海岛人吃蛇肉,到内地来买蛇,制成干肉作为粮食。到了齐国,齐国的招待非常周到,客人很高兴,用文鳐(一种珍贵的鱼)来款待主宾,主人伸出舌头就跑掉了,客人不明白这是什么缘故,以为是招待不周。就告诫皂臣寻找毒蛇来献给大王。”现在大王对待大夫也像这样吗?”杞离听后惭愧地离开了。

注释:

  1. 郁离子:即庄子。
  2. 蛰父:指熊蛰父。
  3. 宋王:指宋国的君主。
  4. 熊蛰父辞:熊蛰父拒绝做官。
  5. 杞离:指杞国的一个大夫,与熊蛰父一同去见宋王,试图说服宋王让熊蛰父当官。
  6. 薄诸乎:即“薄于诸乎”,是杞离对宋王说的一句话,意思是“您是否过于苛刻了”。
  7. 齐人馆之厚:指的是齐人对熊蛰父的招待很好。
  8. 文鳐:是一种珍贵的鱼。
    赏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讲述杞离和熊蛰父的故事来反映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这个故事中,杞离和熊蛰父都受到了宋王的邀请,但他们都拒绝了。他们的行为引起了杞离的思考,他认为宋王对待大夫的态度过于苛刻,而杞离则认为宋王对待大臣的态度过于优厚。这个故事反映了春秋时期各国君主在对待官员问题上的不同做法,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