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发夏镇口,褰裳入荆棘。荒井与废墟,眷兹长叹息。
耆老从东来,自言南粤客。狗鼠纵横时,亲见为言悉。
天下货利渠,舟车相络绎。宝玉共锦绣,金银铜铁锡。
礼乐颇不知,风土事藻饰。安堵数百年,卒然遭盗贼。
红巾起南山,白挺乱山北。居民尽脆弱,又不避寇敌。
一朝下东来,凶悍过蛮貊。大车载糗粮,小车载金帛。
壮者逼使降,不从即遭磔。妇女与老弱,肝脑涂矛戟。
斩掠无孑遗,举火烈居宅。膏血相溯流,手足交撑藉。
贼去禽兽来,积尸恣所食。鸟雀争肝肠,豺狼噬胸腋。
白日断车马,暮夜啼魂魄。所亡幸免人,成群觅亲戚。
时见荷锄畚,号泣掩遗骼。肢体多不全,腐烂更难识。
或有埋一头,或有葬半额。亲骸未能得,呼天相踊躄。
有绳悬树死,无绳即触石。悲风动地来,腥臭遍阡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耆老从东来,自言南粤客。狗鼠纵横时,亲见为言悉。”“耆老”指年老的百姓,“南粤客”是古地名,这里泛指南方地区的人,“狗鼠纵横时,亲见为言悉”的意思是说在战乱时期,亲眼看见南方地区的人民遭受了苦难和折磨,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
【答案】
过夏镇(舟发夏镇口)。过夏镇:经过夏镇口。
【译文】
船从夏镇口启航,撩起衣裳进入荆棘丛生的地方。荒废的井台和废墟,让人眷恋不已,叹息连连。
当地的老人从东边赶来,说自己曾经是南粤一带的人。那时天下动乱,到处是狗、鼠横行肆虐,亲眼看到南方人民遭受迫害和折磨的情形。
当时天下货物流通,船车往来不绝。珍宝和锦绣都堆积在一起,金银铜铁锡等金属也是应有尽有。
但是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却是一无所知,只是一味地讲究装饰。几百年来一直相安无事,突然之间却遭遇了战乱,盗贼横行。
红巾军从南山起义,白挺兵从山北进犯。居民们生活非常艰苦,但又不躲避敌人,甚至不避讳盗贼。
突然有一天,朝廷大军从东边来了,凶悍的程度超过了蛮夷。朝廷军队大车上装满粮草,小车上装满金银财宝。
那些青壮年被迫投降,不从就遭到酷刑处死。妇女和老人小孩被杀害,鲜血淋漓地流淌在矛戟上。
屠杀之后一片荒凉,人们只好点燃火把照亮自己的居所,烧煮尸体以驱赶野兽。血水顺着四肢流到地上,手脚相互撑着互相依靠,一起承受着痛苦。
贼人走后,禽兽又回来了,遍地都是残尸,任其饱食。鸟儿争抢着啄食人的内脏,豺狼噬咬人的胸膛和腋窝。
天黑的时候切断车马马匹,到了夜晚则哀鸣魂魄。幸免于难的人四处寻找亲戚家。
有时还见到有人用锄头或簸箕掩埋死者的遗体,号泣之声遮天蔽日。肢体多有残缺不全,腐烂的尸体难以辨认。
有的埋葬一头牛,有的只埋葬半截人头。亲人的尸体未能得到妥善安葬,呼喊着上天保佑自己。
有的人用绳子系着挂在树上死去,没有绳索的人只能触石而死。悲风凛冽地吹拂而来,腥臭的气味弥漫在田间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