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重夫明新,小于莫先于应对。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贵有章。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阁下足下,并称人之辞;不佞鲰生,皆自谦之语。恕罪曰原宥,惶恐曰主臣。大春元、大殿选、大会状,举人之称不一;大秋元、大经元、大三元,士人之誉多殊。大掾史,推美吏员;大柱石,尊称乡宦。
贺入学曰云程发轫,贺新冠曰元服初荣。贺人荣归,谓之锦旋;作商得财,谓之稇载。谦送礼曰献芹,不受馈曰反璧。谢人厚礼曰厚贶,自谦利薄曰菲仪。送行之礼,谓之赆仪;拜见之赀,名曰贽敬。贺寿仪曰祝敬,吊死礼曰奠仪。
请人远归曰洗尘,携酒进行曰祖饯。犒仆夫,谓之旌使;演戏文,谓之俳优。谢人寄书,曰辱承华翰;谢人致问,曰多蒙寄声。望人寄信,曰早赐玉音;谢人许物,曰已获金诺。具名帖,曰投刺;发书函,曰开缄。思暮久曰极切瞻韩,想望殷曰久怀慕蔺。相识未真,曰半面之识;不期而会,曰邂逅之缘。
《大学》首重夫明新,小于莫先于应对。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贵有章。
注释:出自《礼记》的《大学》,强调了明辨是非、更新观念的重要性,其中“应对”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地反应和回答。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在人际交往中,正确理解和回应对方的观点和行为是多么重要,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保持适当的礼貌和风度。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注释:这里的“圆”是指全面、无偏私,“方”是指公正、不偏袒;“大”是指勇敢、大胆,“小”是指谨慎、小心。这句话是告诫人们在处理事务时要全面考虑,既要勇敢又要谨慎。
阁下足下,并称人之辞;不佞鲰生,皆自谦之语。恕罪曰原宥,惶恐曰主臣。
注释:在这里,“阁下”和“足下”都是对上级或尊者的敬称,表示尊敬;“不佞”是自称,意为自己不才;“原宥”是对别人的错误表示原谅;“惶恐”则是表达自己感到不安、惶恐的情绪。
赏析:这是一段对话,通过对话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礼仪和谦逊。这种交流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特色和社交礼仪。
大春元、大殿选、大会状,举人之称不一;大秋元、大经元、大三元,士人之誉多殊。
注释:“大”在这里指的是等级或者规模,“元”指的是科举考试的科目。这里的“之称”可能是指科举考试成绩或者是对某人的评价。
大掾史,推美吏员;大柱石,尊称乡宦。
注释:在古代,“掾史”是指官府中的低级官员,“大掾史”则是指高级官员;“大柱石”是一种尊称为“乡宦”,即地方上的官员。
贺入学曰云程发轫,贺新冠曰元服初荣。
注释:“云程发轫”是一种祝贺别人开始新的旅程或事业的用语,“元服初荣”则是祝贺年轻人成年或取得某种成就的用语。
贺人荣归,谓之锦旋;作商得财,谓之稇载。
注释:“锦旋”是祝贺别人胜利归来的用语,“稇载”则是形容货物很多的样子。
谦送礼曰献芹,不受馈曰反璧。
注释:这里“献芹”是一种谦虚的表达方式,意思是把自己比作芹菜一样微不足道的礼物献给别人;“反璧”则是形容接受别人的礼物时非常感激,将原礼还回。
谢人厚礼曰厚贶,自谦利薄曰菲仪。
注释:这里“厚贶”是表示感谢别人的丰厚礼物的用语,“菲仪”则是形容自己的礼物或贡献很微小的用语。
送行之礼,谓之赆仪;拜见之赀,名曰贽敬。
注释:这里的“赆仪”是一种送给离别的人的礼物,表示告别之意;“贽敬”则是表示对来访者的一种敬意和尊重。
贺寿仪曰祝敬,吊死礼曰奠仪。
注释:在这里,“祝敬”是一种向死者表示敬意的用语,而“奠仪”则是表示祭奠死者的一种仪式。
请人远归曰洗尘,携酒进行曰祖饯。
注释:这里的“洗尘”是请客人到家后清洗酒杯以示欢迎的用语,而“祖饯”则是送别亲友时举行的宴会。
犒仆夫,谓之旌使;演戏文,谓之俳优。
注释:在这里,“犒仆夫”是给予仆人财物以示奖励的用语,“戏文”则是戏剧表演的意思。
谢人寄书,曰辱承华翰;谢人致问,曰多蒙寄声。
注释:这里的“承华翰”是收到书信时的用语,表示对书信的感谢之情;而“多蒙寄声”则是对他人来信的回复用语。
望人寄信,曰早赐玉音;谢人许物,曰已获金诺。
注释:在这里,“早赐玉音”是希望对方尽快回信的用语,“已获金诺”则是感谢对方答应自己所求的用语。
具名帖,曰投刺;发书函,曰开缄。思暮久曰极切瞻韩,想望殷曰久怀慕蔺。
注释:这里的“投刺”是写名片的意思,“开缄”则是打开信件的意思。最后两句是形容思念之情深厚的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