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贪得无厌,虽辎珠必算。崔烈以钱买官,人皆恶其铜臭;秦嫂不敢视叔,自言畏其多金。熊衮父亡,天乃雨钱助葬;仲儒家窘,天乃雨金济贫。汉杨震畏四知而辞金,唐太宗因惩贪而赐绢。

晋鲁褒作《钱神论》,尝以钱为孔方兄;王夷甫口不言钱,乃谓钱为阿堵物。然而床头金尽,壮士无颜;囊内钱空,阮郎羞涩。但匹夫不可怀壁,人生孰不爱财。

崔烈以钱买官,人皆恶其铜臭;秦嫂不敢视叔,自言畏其多金。
熊衮父亡,天乃雨钱助葬;仲儒家窘,天乃雨金济贫。
汉杨震畏四知而辞金,唐太宗因惩贪而赐绢。

晋鲁褒作《钱神论》,尝以钱为孔方兄;王夷甫口不言钱,乃谓钱为阿堵物。
然而床头金尽,壮士无颜;囊内钱空,阮郎羞涩。
但匹夫不可怀壁,人生孰不爱财。

注释:

  1. 贤否罹害,如玉石俱焚:形容贤能的人也会遭受灾难,就像玉和石头一起被烧毁一样。
  2. 贪得无厌,虽辎珠必算:形容贪婪到极点,即使价值微小的珠宝也要计算。
  3. 崔烈以钱买官,人皆恶其铜臭:崔烈通过花钱购买官职,被人厌恶他的铜臭味。
  4. 秦嫂不敢视叔,自言畏其多金:秦嫂不敢去看她死去的丈夫,自称因为害怕他有很多钱。
  5. 熊衮父亡,天乃雨钱助葬:熊衮的父亲去世后,天上就下雨来帮助埋葬。
  6. 仲儒家窘,天乃雨金济贫:仲儒家里贫困时,天上就下雨来救济他。
  7. 汉杨震畏四知而辞金,唐太宗因惩贪而赐绢:东汉时期的杨震因为知道四知(知止、知耻、知过、知善)而拒绝贿赂,唐太宗则因为惩贪而赏赐给人们绢帛。
  8. 晋鲁褒作《钱神论》,尝以钱为孔方兄;王夷甫口不言钱,乃谓钱为阿堵物:晋代的鲁褒写了一篇《钱神论》,曾经将钱称作孔方兄,表示钱财像兄弟一样重要;王夷甫则口头上不谈论金钱,却称之为阿堵物(即宝贝)。
  9. 然而床头金尽,壮士无颜;囊内钱空,阮郎羞涩:虽然床头已经没有钱财,但是仍然感到羞愧;口袋中已经没有钱币,但是仍然感到害羞。
  10. 但匹夫不可怀璧,人生孰不爱财:但是普通人不能把财宝抱在怀里,人们谁不喜欢财富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行为进行讽刺,表达了一种对金钱的态度。它强调了贪婪的后果和道德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的行为被用来说明贪婪的后果。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一些正面的例子,比如汉杨震拒绝贿赂,唐太宗赏赐绢帛给穷人等。总的来说,这首诗旨在提醒人们要珍惜财富,同时也要遵守道德规则,不要过度追求财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